在经济版图上处于“泛珠三角”范畴的湖南省传统上是粤港澳资本的势力范围,但近年来,有超过10万名浙商开始进入这个中部省份,投资额也悄然达到100亿元以上的水平。28日,在“湘浙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活动”中签约的一家浙江民间资本投资的总面积达65000平米的小商品市场项目正式启动,立足于中部省份的人力、资源和政策优势,浙商开始在湖南全面移植“温州小商品模式”。
28日在长沙启动的投资1.8亿元建设开发的“湘浙小商品批发市场”是这种投资倾向的集中体现,从项目签约到启动,浙商林志台只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据悉,这个总面积65000平米,经营16大类数万种小商品的市场建成后,将成为湖南乃至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小商品集散地。
“小商品,大市场”。在长沙,一些业内人士很看好这个“浙江项目”。他们认为,浙商擅长将涵盖城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小商品做成大市场。其核心经验在于,在一个商业平台上,以品种档次最齐,配套产品最全而将某一种或者某一类小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发掘到极致。而林志台则认为,湘浙人流、物流、资金流共生共荣是当前浙商最看好的投资机会。“位居中部的湖南拥有辐射地利优势和人力资源、生产性资源优势。随着地方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湖南能成就一个小商品贸易中心。”
时下进入湖南的浙商,与早期蜗居在大市场中的老一代不同,不仅带来了传统精神,更兼具现代企业的理念。在人头攒动的咨询台前,“湘浙市场”推介人员不厌其烦地描述这个配套中央空调、宽带网络、自动扶梯、载货电梯等现代化设施的小商品大市场。从其营销模式上看,其面对的主要是“有20万元现金,有稳定工作的社会中产阶层人士”。
“一铺养三代”,浙商们反复推销这种理念时说,作为投资性房产,商铺更具有优势:回报周期长:住宅租期为半年至1年,而商铺则能达到3至5年甚至更长。增值潜力大:好的商铺,会随着商圈的发展成熟,一旦进入这样循环,就有不断升值的潜力。回报率高:住宅投资的回报率约为5%,商铺则能达到7%甚至更高......
面对湖南市场,浙商将自己的市场商铺销售行为称为“理财”。他们推出的外铺,在统一管理的原则下,投资者可选择自营、出租或者委托出租及自主经营、三年后按照原价回购两种形式。而内铺则向出售方回租,按照1至12年不同的周期,可获得7%至12%不等的回报(含税)。
与老浙商习惯“内部抱团”相对应的是,林志台们表现出了与“外人”的互动。其主要措施是采纳去年在住宅房地产开发领域比较热门的“联建”:拿出1/5的铺面引进市场周边经营户,意图在于创造周边良好的营商环境。“小商品市场符合地方经济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战略,能够直接、间接地创造6000多个就业机会,每年为地方政府提供上千万元的收益。”林志台说。
浙江是全国最大的民间资本输出地,有超过5000亿元的民间资本“东奔西走”。领“长三角”风气之先,从2002年到2004年,浙江民资开始西进湖南。据统计,浙商对湘投资从16亿元增长到81亿元,翻了近4倍,今年将突破百亿元。今年5月,拥有100多家会员单位的“湖南省浙江商会”挂牌成立,这是外省在湖南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商会。
专家认为,浙江资本大量输出是资本日益庞大与地域空间、资源空间发生矛盾的结果。目前,浙企“热钱”主要看好三大领域:制造业、房地产及水电开发。而浙江的服装、鞋业、小商品则在湖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从这一点上看,在湖南移植小商品市场“温州模式”,是资本投向的最佳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