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保健品夸大宣传,把自己吹成了“神药”,而工商部门在查处时可以依照的标准就是“处1万元到20万元罚款”这样简单的一句,惩罚就轻还是就重呢?全得由执法人员们来衡量。而从今年7月1日起,杭州市工商执法将首次在商业贿赂等6类违法行为处罚中应用具体的“死标准”、硬杠杠,有关负责人表示,硬性标准实行后将使行政处罚变得更为透明。
昨天,杭州市工商局正式对外公布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违反产品质量法、商标侵权、虚假广告、公司超越经营范围6大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地方标准”,而这6个细化规定不仅对违法金额进行分段,有些更是依据违法行为持续时间以及内容多少造成的影响大小来“量刑”。
商业贿赂再犯将重罚
现象:“先生,不好意思,我们这里没有你点的这种酒,建议你们来点……”消费者在酒店和餐馆消费时,经常会碰到服务员推荐某种酒水、饮料的情况,因为后者可能已向酒店缴纳了金额不菲的进场费、开瓶费。工商部门有关人士表示,这些名目繁多的费用,最终损害的是为此埋单的消费者的利益。解读:在原先的国家相关规定中,商业贿赂行为一般被处1万元到20万元的罚款,这个度的把握完全由执法人员来掌握。而此次新规定对商业贿赂行为以贿赂额进行了明确的分段式处罚,其中贿赂额在0.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起始罚款1万元,贿赂额超过1万元的,每增加2000元,罚款相应增加1000元;最高一档则是贿赂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起始罚款15万元,贿赂额每增加20万元,罚款相应增加1万元,但最高罚款不超过18万元。
而对屡屡触线的违法经营者,杭州市工商部门则将加重处罚,增加20%的罚款额;对于凭借经济优势,手头上的特权而强制索取贿赂的,处罚将更为严厉,在细化规定上标明这种行为将被再增加30%的罚款额。
虚假广告处罚加重
现象:洗发水不但可以“超强去屑”,而且还可以“重组秀发内部结构”,这样具有诱惑性的广告宣传,其实是不具备科学依据的。当然在这一系列广告中,被质疑的广告语还有:洗发水能“帮助填补头发每天所流失的氨基酸,能在修复受损发质的同时,帮助重组秀发内部结构,让你染过色的秀发内部保持健康”,等等。
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虚假宣传和广告藏匿其中,记者从杭州市工商局商广处了解到,每年他们都要查处大量的虚假广告,而屡禁不止的违法宣传和广告着实让他们头疼不已。
解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相关规定,虚假宣传行为一般处1万元到20万元的罚款。杭州的细化标准则对虚假宣传的经营额、涉及的内容、宣传时间及投入的广告费用多方面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杭州市工商局法规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是充分考虑到虚假宣传所造成的影响度,如虚假宣传行为延续的时间达到3个月的,增加罚款1万元;超过3个月的,每增加1个月,增加罚款3000元。
虚假宣传往往与虚假广告搭上边,而此次杭州市的细化规定中,对虚假广告行为的处罚比以前则有了加重。以前国家有关规定虚假广告行为是处广告费用1~5倍的罚款,浙江省工商局也做出相应规定,对虚假广告行为最高处广告费用3倍的罚款。而在杭州市的细化规定中表示,如果造成人身伤害、重大财产损失(5000元以上)的,造成群访群诉的,在当地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都将处广告费用4倍罚款。希望以重罚来整顿规范市场。
问题产品区分已售和未售
现象:今年“六一”儿童节前,杭州市工商局公布的二季度杭州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报告让人吃了一惊,孩子们的吃穿玩都不怎么安全。
100批次抽检商品中,总合格率为57%,其中膨化食品6成不合格,儿童玩具7成不合格,儿童服装有8成不合格。在食品检查中,除了酸牛乳、饼干及糖果比较好外,其他产品质量堪忧,不少都是生产日期乱标,食品卫生条件也不过关。
近年来,产品质量方面的投诉占了消费者投诉的大头,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消费者财产和人身等方面受损。
解读:“杭州的新标准更合理。”法规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依照国家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行为,工商部门可以处货值50%到3倍的罚款。杭州的细化规定则对经营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区分,根据产品是否销售进行相应的处罚。但是,如果是伙同他人共同作案,将增加20%的罚款额;采取销毁或者隐匿进销票据、记假账等手段,逃避监督检查的,也将受到从重处罚,增加30%的罚款额;而如果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人员进入其经营场所,抢夺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财务资料等,采用暴力手段的,将增加40%的罚款额。当然,如果违法经营者配合检查、积极采取行动消除危害的,或者有自首性质,都将考虑情况,适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