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特派记者廖小清、李敏 基地通讯员邓孟10月1日发自西昌
月城西昌。夜幕降临。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大凉山峡谷深处发出一声惊天怒吼,举世关注的“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奔月宫。“嫦娥”二度问月,再次演绎完美“零窗口”。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一个叫“零窗口”的词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零窗口”,即是在发射窗口的前沿,分秒不差地点火发射。正因为“嫦娥一号”的“零窗口”发射,节省下120公斤卫星燃料,“嫦娥一号”才能超额完成试验任务,并在地面控制下成功实现撞月。
如今,“嫦娥二号”再次在“零窗口”成功发射,记者带领大家走进大凉山深处的这座航天城,探秘“零窗口”背后的故事。
强度:密集发射成常态 平均每个月发射一颗卫星
今年下半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入高密度发射任务时期,全年计划执行8次卫星发射任务,其中,6次集中在下半年。过去,从卫星进场到火箭发射,任务期一般在40多天左右,而如今,平均每个月发射一颗卫星,常常多发任务交叉并行,这无疑为“零窗口”的实现增加了难度。
“同‘嫦娥一号’相比,此次任务发射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多发任务并行,3年前我们可以全力以赴备战‘嫦娥’,而这一次不仅要确保‘嫦娥二号’实现‘零窗口’,还要确保其他卫星成功发射。”中心计划部吕处长告诉记者。
这一回,西昌航天人“吃着碗里的,还得看着锅里的”。
“嫦娥二号”卫星于7月10日进入发射场,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鑫诺六号”卫星、“长三甲”火箭已经在场进行测试,“三星一箭”,4支试验队同时进驻,这对发射场的组织指挥、人员配备、设备设施状态转换、后勤保障等工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射场忙而不乱,秩序井然。9月5日,“鑫诺六号”卫星成功发射。9月12日,“嫦娥二号”任务火箭便转往发射阵地。
“能够在短短7天时间内完成二号工位发射后恢复和状态转换,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是发射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了科技人员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作风。”西昌发测站站长李本琪告诉记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明年中心发射任务将更加密集,到2020年前,仅北斗组网卫星一项,便会有30余颗卫星从中心发射升空。
科技:百余项技术改造 计算机最高运算速度2.5万亿次/秒
和“嫦娥一号”卫星先进入地球轨道再到地月转移轨道不同的是,“嫦娥二号”卫星将直接被发送至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对火箭的推力要求更大。因此,此次发射采用捆绑有两个助推器的“长征三号丙”火箭在二号工位实施发射。
“针对‘嫦娥二号’任务的技术状态变化,中心进行了百余项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发射场的可靠性和整体发射能力。”中心总工程师陶钟山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中心先后完成发射场空调系统、常规加注系统、卫星测试厂房氮氧站、场区试验接待站等一系列设备设施改造项目,测控通信系统大量更新设备。气象系统引进了曙光5000A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达2.5万亿次/秒,同普通计算机相比,进行一次预报的时间从一周缩短到了一个小时。
与此同时,针对“嫦娥二号”卫星及运载火箭技术状态变化情况,中心组织科研人员开展风险分析,修订试验文书,优化测试流程,广泛开展针对性训练,熟悉掌握设备状态,培养出一大批能够执行卫星发射任务的岗位技术能手。
质量:确保精准无误 每年只有3天适合发射“嫦娥”
月球距地球38万公里,发射窗口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地日月运动规律、飞行过程中太阳能的采集、发射场的气候等。经计算,发射“嫦娥”卫星,每年只有3天适合发射,每天发射窗口仅35分钟。
卫星发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数万台套设备要进行故障排查、风险分析和操作实验,上千个岗位要进行协调配合,任何一台设备发生故障,任何一个岗位出现哪怕一秒钟的迟疑或细小的疏忽,“零窗口”都会擦肩而过。
“‘嫦娥一号’之所以能够成功实现‘零窗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质量管理体系的保驾护航。”中心质管办主任何宇光告诉记者。有了体系护航,有效确保了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受控;发射场区组织全系统人员,各分系统、各岗位,数万台套设备,按照质量体系要求步调一致地进行操作,有效防止质量问题发生,确保“嫦娥二号”卫星能够瞄准“窗口”前沿分秒不差地飞向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