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起,源于北京的个人合作建房活动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开花。而历经4年,2006年的11月15日,在温州率先传出了个人合作建房联合会成功拿地的消息。为什么是市场经济中涌现无数个第一的温州率先拿地?是偶然还是必然?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模式能否在全国复制?在房价上涨、炒房人无处不在的今天,个人合作建房如何规避炒房人?温州模式给北京的个人合作建房的启示又是什么?
昨天上午,记者专访了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合会发起人、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下称赵)。
-温州率先拿地成功不是偶然
记: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温州曾经出现了无数个第一,如今,温州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在全国范围内首例拿地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有没有具备复制性?
赵:温州能迈出这一步有各方面的原因,绝不是偶然的。他强调,温州本身就是一个从政府到居民市场化理念都比较强的城市,2005年2月28日,赵智强向市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表示该协会愿意牵头开展个人合作建房。半个月后,政府各部门都没有表示反对,而这给了温州市个人集资建房很大的“想象空间”———“非禁即入”,于是他向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会员单位公布了自己的计划,协会单位的员工、郊县来市区生活工作的人及市区住房困难户300多人报名参加。
此次拿地成功,除了运气还有市场形势,甚至得益于他本人的“营销”经验。2005年他们曾寻找过几个地块,但都因地价过高等原因而放弃。这次拿地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地块面积偏小,开发商获利空间不大;另一方面是开发商面临宏观调控的压力。最终,他们以每亩400万元左右的价格将其拿下。“而这个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我是搞营销出身的,知道拿地前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拿地才会减少阻力和竞争对手,所以我们的保密工作做得特别好,外人都是等到我们公布结果后才知道原来这家拿地的开发商是我们委托的!”
记:大家对市场规矩的遵守也是高于别的城市?
赵:除了以上因素外,温州人具有比其他城市人相对充裕的资金或者融资渠道相对多,合作建房资金才有保障。也正是如此,赵智强认为,虽然温州模式有很多经验可以和各地个人合作建房分享,但不能简单复制。
-合作建房房价能降低30%而不是一半
记:从2002年至今,合作建房之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最大的诱惑”就是它的低房价。
赵:合作建房也是消费行为,不是公益行为,目标是比同等区域商品房价格低30%,而不是很多媒体报道的降低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