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6日杭州讯(通讯员 范跃红 记者 李敏)昨天,百余名来自全省检察机关的理论研究骨干会聚杭州参加一年一度的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围绕“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等16个课题进行理论研讨。包括此前一天省检察院表彰的29篇年度理论研究优秀论文在内,这些理论研究成果都要事先经过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和CNKI学术不端软件检测。这一做法在全国检察机关属于首创。
据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理论研究一直是浙江检察机关的亮点工作,连续十年走在全国前列。在前几年课题制研究、评优评奖制度的基础上,今年初,省检察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进一步规范了课题评审、成果评优、论文评奖等工作。在重点课题立项、研究成果评审、优秀论文评奖,甚至在检察理论研究内刊《浙江检察》稿件的录用都一一引入专家匿名评审制度,由来自系统内和高校、科研单位的同行专家通过匿名的方式对同样是匿名的参选、参评项目进行电子投票、网络评审。同时,省检察院还配置了CNKI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课题成果、获奖论文和发表稿件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对检测发现抄袭、弄虚作假的,除一律取消评选、评奖资格外,还要进行批评和道德谴责。“专家不知道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专家是哪个,而且一个专家说了不算,全凭质量说了算,这样做既是为了提高评选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更是营造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年轻干警主动参与理论研究的积极性,”张雪樵说,“引入CNKI软件检测关也是为了严肃学术纪律,净化学术环境,保障学术质量,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检察理论研究风气,促进了我省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此外,省检察院还通过修订完善理论研究考核方法拒绝理论研究“玩虚功”,对普通公开刊物发表论文不再直接计分,改为年终统一评奖方式,对真正优秀的研究成果给予表彰计分,增加在权威期刊、知名期刊发表文章的分值,从而在源头上遏制“出钱发表”低质文章等损害检察机关声誉的不良行为,充分地发挥出考核在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中的正确引导作用。
机制上的避“虚”求实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检察机关的理论研究工作,提高了检察理论研究的质量。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执法办案风险评估与防范”、“涉检网络舆情监测研判”等37个专题调研重点题目,开展实务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指导执法办案,取得显著成效。截止到今年三季度,全省检察机关在一般公开期刊、图书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在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49篇;有2个课题被高检院立项,有近40个课题被浙江省社联、法学会立项;50余人次参加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全国刑法学年会、全国诉讼法学年会等各类国家级学术成果交流。省检察院与温州市检察院合作完成的调研成果《当前劳资纠纷引发刑事案件的调查分析》还得到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等领导的批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