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大水围城困不住爱心涌动 小伙伴们接力“余姚好人”
2013年10月12日 23:35:15

  浙江在线杭州10月12日讯(记者 施宇翔 俞雯祺 潘杰 倪雁强)一场几乎百年一遇的暴雨,让浙江东部的一座小城市余姚彻底沦为了“水城”。断电、断粮、断水……各种艰难险境接踵而至。

  然而,灾难并没有击垮人们的信念。这几天,在报纸的字里行间,在电视的银幕中,在网络的页面上,一个个热血澎湃、古道热肠的浙江好儿女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他们用一双双温暖的大手、一句句亮彻人心的话语、一颗颗慷慨解囊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最美浙江人的动人旋律。

  ——雨,已经停歇,水,正在慢慢退去,但是“大水围城”中的温暖和力量,却激起一道道涟漪,回荡在浙江大地上。

  为了“热饭热菜”

  一份份盒饭街头餐馆敞开供应

  有些震撼的事,并不只是一个企业、一个集体才能做到,有时候,某个人的一个义举,看起来微不足道,投射出去的涟漪,却能激起惊涛骇浪。

  12日中午,余姚城区的最高温度达到了26度,浙江在线记者在城区舜水南路看到,一家招牌为“圆缘园”的餐厅暂停了生意,免费向市民发放盒饭,同时提供茶水、充电等服务。

  “圆缘园”餐厅暂停了生意,免费向市民发放盒饭

  得知消息后,附近家中断电或家电损坏的居民排起了长长的队伍。12点16分,店员告诉记者:“米饭快没了,准备供应面条了。”

  今天,免费送饭行动在余姚多地出现,很大程度受到了一则消息的感染:当地一个30多岁的饭店老板,免费向群众提供了一万多份盒饭。

  这个饭店老板名叫俞熠华,30来岁,今年5月在余姚城区的南滨江路开了家饭店,起名叫“小城大厨”。

  饭店正对面便是姚江,西侧是一大片城中村,是受淹较为严重的地区,且周边居住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

  俞熠华饭店开在新造住宅楼的一层,进门需要走一段约50厘米的台阶,因而全程“水漫金山”时,饭馆也没受灾。

  想到周边居民断电,家中都无法做饭,他寻思着得做点什么。从9号中饭开始,他和店里几十号员工忙开了,分工协作打包热饭热菜。除饭店外,还在余姚宾馆、名仕花园分发,一顿要准备近3000份。

  俞熠华告诉记者,饭菜都是从宁海运过来的,大约有6000斤蔬菜、2000斤大米和十几头猪,还扛来几瓶煤气。土豆烧肉、清炒大白菜、红烧萝卜都有,还有免费的矿泉水提供。

  每到饭点,店门口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对于只有面包、饼干支撑的当地群众来说,热饭热菜已经是饕餮大餐了。

  俞熠华的事迹很快见诸于微博、微信上,他获得了网民的大量赞誉。

  不过,在网友的好评面前,俞熠华显得十分谦虚,他说自己只是尽了些绵薄之力。

  今天,由于城区逐渐恢复供电供水,“小城大厨”也暂时停止了饭菜派发,但俞熠华的首创之举已经感召了余姚不少商家。爱心在余姚城中“接力”。


浙江在线爱心物资抵达余姚 帮助灾民应对冷空气(点击进入专题)

  为了“睡个安稳觉”

  一条条爱心毛毯冷空气前送到

  10月12日晚上6点多,满载两千件爱心棉被和毛毯的三辆“浙江在线爱心物资车”抵达了余姚梨洲街道老年人服务中心。

  虽然依旧处于断电状态,但在街道干部的帮助下,大家靠着手电筒和车头灯的光线,两个小时连续作战将爱心物资卸载完毕。

  梨洲街道是此次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这批由浙江金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赞助的防寒物资,将帮助这里的灾民应对即将到来的冷空气。

  季子为,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这几天,他一直通过新闻在关注余姚的水灾。

  “原来我们打算捐一些食品,因为听说当地多处断水断电,居民的口粮是个大问题。”后来,季子为通过报道发现,全国各地都有食品送去,所以食品相对充裕。

  没多久,另外一个报道让他的心又揪了起来:下周,北方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将要南下。

  余姚整个城市都“浸泡”在了水里,这时候温度骤降,居民的御寒将是一个大问题。

  于是,昨晚开始,季子为就动员公司的员工,开始准备采购防寒物资。

  今天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季子为就带领着公司员工来到杭州东升小商品市场,购买爱心棉被和毛毯。

  这时,一个另他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了,市场内的很多摊主听说季子为采购的是赈灾物品,都纷纷决定以成本价供应给他。

  手中的爱心款原本能购买两车的货物,由于商家下调价格,竟可以装满三辆卡车。

  装载货物的时候,又一个动人的场面出现了,市场内的装卸工、摊主、工作人员甚至路人都过来帮忙装货。

  季子为的心头暖暖的,“不仅仅是我,这个时刻所有人都有一颗炽热的心,我真心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最对的事。”

  爱心棉被和毛毯送到余姚

  晚上,当爱心物资送到时,余姚梨洲街道的群众感激不已。

  来自湘西的打工者龙师傅紧紧握住了工作人员的手,“感谢你们!”

  据悉,龙师傅家中的水前几日没过了床,家中的被褥被水打湿一直未干,他接过崭新的毛毯,盖在了儿子的身上,“这下儿子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为了“有水喝”

  一箱箱矿泉水“拖水哥”运了三天三夜

  昨天,一张感人至深的图片在微博上热传,一位胡子拉碴的民警在齐腰深的水里拉着两箱水蹒跚前行,他多少天没有休息了?要把水送到哪里?

  他,是姚市公安局监管大队民警龚伟江,今年42岁。

  “拖水哥”的图片被网友热传(图片来自微博)

  龚伟江称,照片应该是前天拍的,当天单位里积水齐腰深了,他巡视时发现水没有了,便主动去搬运水,给监管人员喝。那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

  民警雨中奋力前行的微博,截至11日晚已经被转发2万多条,评论也近7000条。网友也亲切地称他为“拖水哥”。

  对于自己突然成为了网络名人,龚伟江显得有些意外,“都是我该做的事,又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我运气好被拍到了,比我做得好的同事太多了,要是把他们放在网上,同样会红。”

  时间回到7号上午,他一到单位就进入了抗台状态。望着急剧上涨的洪水,他和同事们便上了发条一样,不停地忙碌着。

  眼看单位的积水已经到胸口了,他想到了家里的老婆、12岁的孩子和71岁的丈母娘。

  过了一会儿,她收到妻子发来的短信:楼下积水已达1.5米深,停电了。

  随后几天,妻子陆续给他发来短信。“断粮了……”“准备转移……”

  可望着四周一片汪洋,他顾不上给妻子回一条短信。

  就这样,他一直忙到前天晚上才有空回家。5公里水路,他蹚了一个半小时,晚上11点才回到家里,望着熟睡中的孩子,心中一阵酸楚。

  因为实在太累,没一会儿,他便睡着了。一早醒来,望着桌子的蜡烛头,他才意识到家里停电了。而这根蜡烛还是当初搬进新家时丈母娘买的。

  记者问他,妻子有没有抱怨过?他的回答很是干脆:“我从警18年了,家里人早已习惯了。”

  为了“有你们就好”

  一抹抹绿色依然在挺进灾区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解放军,他们永远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位于姚江余姚城区段下游的蜀山村,这几日灾情严重。

  连日的降水,村内的积水已深达两米左右,这里成了余姚城区的一个“孤岛”,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11日清晨,随着一声号令,一抹绿色的军装在路面上显得格外耀眼。  

   消防官兵在组织抽水

  宁波军分区某海防营官兵和镇海区人武部民兵水上救援分队80余人迅速集结,载着生活物资和8艘冲锋舟的8辆大卡车,向余姚市凤山街道蜀山村赶去。

  “快,搬上冲锋舟。”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大家排成两条长队,将一箱箱方便面、饼干、矿泉水接力送上冲锋舟。越驶近蜀山村,水越深,漂浮物也越多,冲锋舟的螺旋桨多次被杂物卡住。

  航行40多分钟后,冲锋舟抵达蜀山村,翘首以盼的村民站在岸边呼喊起来:“解放军同志,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蜀山村党总支委员赵夏仙激动地说:“有些村民已经几天没吃饭了,如果不是解放军,村民就麻烦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接着,村民与官兵一起将物资转入村民的小皮划艇,然后由村干部和党员、村小组长送到村民家中。

  “有你们就好。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一位村民接过物资激动地说。

  连续奋战,每天睡眠时间不足3个小时,战士们太困了,这让某汽车连连长龚清生心疼不已。可是从四面八方运送来的方便面、矿泉水亟需转运,他所带领的运输分队,一连数日马不停蹄奔波在各镇街,官兵们既当驾驶员又当搬运工,个个超负荷状态工作,体力透支严重。

  不仅如此,省军区前进指挥所也一片忙碌,5000名官兵来到余姚以后,指挥所立即开通指挥通信平台,确保救援通信畅通,并与地方政府一道构建网格化指挥、用兵救援体系,确保抢救救援全覆盖、高效率。

  “村里有位80多岁的老人,眼睛看不见,被困4天了,儿子也不在家,你们快去看看他。”部队刚到村口,就有村民前来求助。在村民的引领下,舟山警备区政委冯阜营立即带领6名官兵推着橡皮艇赶去。老人听见外面有人喊话后,立即探出头来,由于老人家的房门已锁,一时找不到钥匙,官兵就将食品用绳子吊上去。

  据统计,省军区部队今天共出动2500余名官兵运送物资、转移群众,运送物资418吨,发放3.8万余元的药品。

  从俞熠华到季子为,从“拖水哥”到消防员,从普通的志愿者到解放军战士,大水围城中,来自四面八方的素不相识的人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接力比赛,成为一个又一个的“余姚好人”。

  

强台风"菲特"突袭浙江 众志成城防台抗涝(老)

【余姚备份】

【专题】在现场·直击宁波水情

【专题】强台风"菲特"突袭浙江 众志成城防台抗涝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施宇翔 俞雯祺 潘杰 编辑: 吕术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