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浙洽会闭幕4万余客商参展 签约项目投资1669亿元
2014年06月11日 22:03:43

  浙江在线杭州6月11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刘乐平)第十六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三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2014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简称“两会两展”)今天落下帷幕。

  4天时间,4.5万名境内外嘉宾、客商云集宁波。签约重大投资项目37个,总投资1669亿人民币。甬城市民在家门口首次领略了来自中东欧16国的异域风情,浙江各地迎来了来自海内外的产业投资,跨国浙商回归成为新风向,越发专业的“消博会”则成为国内外客商寻觅商机的平台,引领着消费的潮流。

  这场国内外瞩目的经贸大戏,就是一场“经济盛宴”。

  风情,异域特色凸显

  中东欧元素是今年“两会两展”最抢眼的一抹亮色。今年首次举办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上,波兰的琥珀、塞尔维亚的水晶、匈牙利的葡萄酒、斯洛文尼亚的食用油等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据悉,此次来参展的中东欧企业,不少都代表着国家级的品质,但是之前产品一直“藏在深闺无人识”。

  参展的180多年中东欧企业,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都渴望通过此次参展打开中国市场。“保加利亚的玫瑰全球闻名,希望中国消费者可以感受这些玫瑰提取产品。”保加利亚馆参展商玛格丽特说,这次一起来的15家企业都带来了各自宝贝,主打产品是玫瑰水。

  “很多中东欧国家的优质产品如农产品、动物源性食品,既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又受到消费者喜爱。”“两会两展”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中东欧国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也是此次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的意图所在。

  “天蓝蓝,人少少,很美”,中国宁波—中东国家旅游合作交流会上,捷克旅游局上海办事处负责人米德仁的一番介绍,勾起了众人对这个国家的向往。当日,来自中东欧9个国家的50多位旅游代表和100多个国内旅游界代表一起,深度交流和洽谈旅游合作。“中东欧市场点非常多,值得开发,相信市场前景会很好。”参会的浙江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欧洲部副经理张玮瑶说。

  不仅如此,“两会两展”期间,中东欧15个国家的经贸部长齐聚甬城——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成功召开,这是宁波迄今为止承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中东欧16个国家经贸部长或代表,探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的未来。这也被企业界认为,是下一步与中东欧国家发生贸易往来的商机。

  会后的发布会上,高虎城表示,各方同意深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贸易潜力,扩大贸易规模。中方将积极支持企业进口符合安全标准的中东欧国家牛羊肉、奶制品等优质农产品、食品、葡萄酒及其他产品,同时欢迎中东欧国家推动企业参加在华举办的展会,提高其产品在华知名度。

  风向,跨国浙商回归

  浙洽会期间,多场投资洽谈活动举行,成效显著。今年共签约重大投资项目37个,总投资1669亿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22个,总投资182.4亿美元,涉及新能源汽车、纺织、电力、物流等行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浙商携手外资回归,成为一种新风向。

  新西兰SNT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明是浙江宁海人,这次他带着技术和资本回到家乡,一个投资8000万美元的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宁波宁海。“我们准备用德国最先进的技术,研发一款国内没有的高端气垫船,拥有43项专利,5项发明专利。”用不了多久,浙产气垫船就能在城市洪涝救援中大显身手。

  浙商回归项目以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占多数。这些高精尖大项目的落户,不仅为浙江带来资金、技术和人才,更重要的是,将调整优化浙江的产业结构,引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意大利罗马索菲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秀琴发起了一个索菲亚旅游小镇项目,该风情小镇集旅游、养老、养生为一体,计划投资30亿元,用地3000亩,建筑用地1000亩。“我只需要八年的时间,就能给浙江一个不一样的旅游小镇。”

  虽然全球经济放缓,但中国尤其浙江等沿海地区,经济优势强,发展快,深深吸引着全球的跨国公司。服务跨国投资的上海德勤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全球企业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徐祖明说,“浙商经营的跨国公司回来投资浙江,带回外资,将大大推动浙江经济的发展。”据悉,该事务所近三个月接到了3个外资回流中国的大项目。

  跨国浙商回归吸引了不少外国跨国集团的资本。数据显示,近年来,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与我省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累计共批外商投资企业52904家,投资总额4410.1亿美元。

  风尚,引领消费升级

  每年这个时候,宁波人严小姐每年都要来国际会展中心转转,逛逛消博会,淘淘新奇货。“新西兰牛肉、泰国榴莲、台湾芒果等食品我每年都买很多,今年还买了保加利亚的玫瑰水、立陶宛的巧克力……”

  一边是国内厂商希望在全球范围找到更多优质资源,一边则是国际卖家想把更新的商品推入到国内市场来。透过今年的“两会两展”,记者注意到,相比以往,今年举行的消博会、中东欧展等展会,正将更多质优价廉的境外商品引入中国市场。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正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捷克参展商。“捷克工业发达,靠的就是技术。”捷克一家灯饰制造商鲁开石,不仅取了中国名字,而且中文说得也非常流利。“我们很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现在就是希望找到合作伙伴。”

  本届消博会参展企业2400家,参展商品5万余种。其中,进口商品展区共设摊位402个,来自境外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种商品展出。“消博会”由此前的综合性展会向专业性展会法相提升,主打“居家消费”,共吸引了1.2万余名海内外采购商到会选购洽谈。

  “两会两展”进口贸易洽谈的火爆,折射的是浙江、乃至全国市场对进口产品的旺盛需求。宁波本地连锁零售商“家家福”超市负责人每天驻守展会,寻找合适的商品。“进口食品成为超市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年销售额以20%的速度递增。 ”

  “从国际展会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个展览会参展的商品专业度越高,其吸引到的专业观众和采购商也相应地更有针对新,参展观展双方也就愈发容易就本产品供求的趋势及特点进行探讨交流,从而形成一个贸易对接的高峰。”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浙江日报记者 刘乐平 编辑: 林佳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