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1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李攀)“既然那么多人都觉得过路费收得不清不楚,为什么只在网上发发牢骚,而不找个地方坐下来,把这件事彻彻底底弄个明白?”只有小学文化的台州市民王林友,和家门口的跨江大桥“杠”上了。
大桥建成十四年,为什么收费年限一延再延,至今桥口的收费站依然“排排站”?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仅仅隔条江,就要收“自己人”的过路费,合理吗?
种种疑问,促使他一纸诉状将大桥主管方告上法庭,要为自己讨一个说法。
建成14年的大桥还收费合理吗?
昨天下午,今年36岁的王林友在家里整理着这些年收到的过桥票据,和网上搜到的相关法律条文,他在为一场赢面不大的官司做最后的准备。
王林友是临海杜桥镇人。因工作关系,他时常要往返临海、椒江两地。两地隔江相望,对他来说,便捷的通行方式,就是家门口那座连接南北的椒江大桥(也称“椒江一桥”)。
去年,与这座桥相邻的椒江二桥建成通车,这让王林友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但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两座家门口的桥都不是“免费的午餐”,一桥现为单向收费,二桥为双向收费。
费用,依据车型不同,从10元到30元不等,且不论本地车牌还是异地车牌。
王林友驾私家车往返临海、椒江两地,每趟都要付10元或20元“过路费”。
“我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仅仅就是隔了一条江,就要收过路费,这样合理吗?”王林友想不明白。今年初,因多次过桥闯卡,王林友收到两座桥的主管方——椒江大桥实业有限公司的通知,要求他补缴因闯卡欠下的过桥费。
这次,王林友被激怒了,他认为椒江二桥刚刚建成,收费合理与否还不清楚。但据他所知,一桥都建成14年了,早该到了收费年限,却一延再延,至今桥口的收费站还未撤销。因此,他一纸诉状将椒江大桥实业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饱受争议的“收费大桥”
椒江一桥建成于2001年,项目总投资3.2亿元,在二桥建成前,是椒江南北两岸的唯一桥梁。
这座桥结束了椒江南北两岸市民只能依靠轮渡过江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两岸群众的生活,大桥于2001年12月12日起收取车辆通行费。
王林友说,他曾专门查找过一些文件,获知大桥收费开始后,有关部门曾发文规定,自2001年1月1日后开征车辆通行费的项目,从2003年1月1日起暂定5年。
也就是说,椒江大桥项目暂定收费年限至2007年12月31日。可就在椒江一桥收费期限将至前,经有关部门审批,大桥暂定收费年限被延期。
“即使在2009年,椒江一桥的建设贷款已全部被清偿,收费仍在继续。”王林友说。
而椒江大桥实业有限公司以一桥车流量饱和等为由,启动了椒江二桥建设计划。
王林友说,当时交通主管部门已不再审批新的普通公路收费项目,因此该公司将椒江二桥和一桥进行捆绑报批,同时以一桥的收费权作为质押。
今年1月,椒江大桥的收费期限最终被“定格”在2022年12月11日,整整比最初暂定收费期限多了15年。
事实上,关于椒江大桥的收费期限一延再延,来往椒江南北的市民一直怨言不少。
一方面对“自家人”连续十多年收取过路费的做法让市民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在大桥延长收费的依据上也存在争论。
早在2011年,就有媒体介入报道,提出了三大疑问:2009年贷款已还清,为什么到2011年还继续收费?用早就“过期”的椒江一桥收费权作为抵押来筹款建设椒江二桥,这样的捆绑建设是否合理?《公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公路不能边建设边收费。椒江一桥继续收费来为二桥建设“铺路”可行吗?
后来,椒江区交通主管部门出面,做出“让步”,对椒江一桥收费进行“打折”,出台了月票以及对市区出租车免费通行等政策。
但围绕着这座桥的争论,并没有就此停止,甚至多次发生过往车辆与收费站工作人员的纠纷事件。
“只想让自己的钱交得明明白白”
和大多数人在网上发帖发牢骚不同,王林友选择用法律的手段为自己维权。
今年1月,他向椒江区法院提交了诉讼请求,法院最终以服务合同纠纷事由立案。
今天,椒江区法院将对这起案件的审理进行网络直播。
只有小学文化的原告王林友,没有请律师,在过去三个多月时间里,他上网自学法律知识,准备上庭自辩。
“坦白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赢这场官司,我只是想让自己的钱交得明明白白。如果合理,我一分不少;如果不合理,我一分也不会再给。”王林友说。
昨天,记者从椒江大桥实业有限公司了解到,他们已准备应诉,至于王林友提出的一些疑问,对方表示,将在今天的庭审中做出相关说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