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行进浙江 精彩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五一”小长假西湖边游人如织 马路上却遍地垃圾
2015年05月03日 08:05:45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詹程开
 花坛边扔着各种垃圾。
 不少游客将一次性雨具外包装袋丢在地上。
湖边长廊里,满地的甘蔗残渣和零食包装袋。

 

   浙江在线05月03日讯 ( 今日早报记者 詹程开 文/摄) 每逢节假日,各大旅游景点除了“人满为患”外,也常常“垃圾成灾”,留下满地狼藉。如何治理节日期间垃圾成堆的顽疾,也成了很多景区必须面对的一个“大考课题”。

  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杭州相关部门就提出,“五一”等节假日,在西湖景区推出“垃圾不落地”环保主题活动,以此来倡导文明旅游,传递“美丽西湖”的正能量。

  那么,这个“五一”节,杭州西湖景区还好吗?

  湿答答的路面

  随处可见丢弃的雨具包装袋

  都说西湖之美,晴湖不如雨湖。昨天中午时分,虽然天一直下着雨,西湖却人气不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把西湖“包围”得严严实实。

  这场雨还给小商贩带来了雨具生意。昨天,记者从地铁龙翔桥站出来,沿着平海路一路走向西湖边,沿途不时可以有小商贩正向过往的游客兜售雨伞和一次性雨衣。对于一些没有带雨具出门的游客,这倒也正好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但是记者发现,很多游客在将一次性雨衣的外包装撕开后,直接将雨衣穿在身上,而雨衣包装袋则随地一扔,就自顾自地离开了。

  记者看到,在通往西湖边的一整条马路上,湿答答的路面随处可以看见这样的废弃塑料包装袋,颜色各异的包装纸把原本干净的路面变得一片狼藉。

  那么,是因为附近没有垃圾桶,大家才将这些雨具外包装随意丢弃吗?记者观察了一下发现,不管是从四周通往西湖的路上,还是沿西湖的道路,垃圾桶的设置可以说随处可见,很多地方,几乎不出20米就可以见到一只垃圾箱。但尽管如此,在一些人看来,这还是没有随手丢弃来得更加“方便”和“任性”。

  亭子、长廊等游客休息处

  变身“垃圾场”

  在湖滨步行街上,有一条休闲长廊,这条长廊的上方,有玻璃的廊顶,在昨天这样的下雨天里,很多游客都会到这里来躲躲雨。

  而长廊里还设置有一排座位,走路走累了,在这里小憩一下,欣赏欣赏面前的湖景,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

  不过,记者发现,就是这样一处好地方,已然成了西湖景区周边的垃圾“重灾区”。

  长达几十米的长廊里,座位上到处都是废弃的旧报纸、塑料袋——很多游客在坐上去休息之前,担心座位的石板不够干净,就垫上了这些东西,但是,当他们休息好了离开时,却全然忘记还要带走这些“座垫”。

  除此之外,长廊里还留有不少零食的外包装、食品塑料袋、吃剩的果壳,甚至还有满地一堆堆的甘蔗碎渣。风一吹,这些垃圾就会“轻舞飞扬”起来。

  西湖边有个晚香亭,不大的亭子中,挤着将近20个人。其中一些游客吃完美食、赏玩美景后,就直接把“残羹冷炙”丢在亭子里,撒手而去。

  负责此处卫生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就这个亭子里面,她隔一会儿就得拿着钳子去清理一遍,根本没时间让人消停,虽然一天里要扫很多遍,但还是“扫得没有扔得快”。

  有的游客很文明

  让人不由地“点赞”

  不过,在西湖景区边,记者也看到了不少讲文明的游客,他们的举止,让人不由地“点赞”。

  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李先生是萧山人,昨天他带着一家老小来西湖景区游玩,兜兜转转玩了一个上午,一家人走到了音乐喷泉处,准备吃点水果休息一下。

  他一边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拿出几个苹果,一边拿出水果刀和一个空的塑料袋,开始削苹果,再把削好的苹果皮全部装到塑料袋中,然后扔到附近的垃圾筒里。

  李先生说,其实自己平常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对我们而言,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一个举动。我们家的小孩子,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我现在就要求他,不管在家里还是外面,每次必须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从小要养成这样的文明习惯。”

  游客彭先生的游湖方式比较个性,只见他手里抓着一把瓜子,边嗑瓜子边赏美景。不过,他把嗑完的每一颗瓜子壳都吐在自己的另一只手里,然后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把一手的瓜子壳扔掉路边的垃圾桶里。彭先生说,自己很喜欢嗑瓜子,但是也绝对不会因为图方便,就随手扔在地上。

  记者还看到,有的游客站在垃圾桶边剥芒果,将一片片的果皮仔细地丢到垃圾桶内;还有游客不慎将饮料洒在了公共座椅上,会主动拿出纸巾将其擦拭干净,再将纸巾丢入垃圾桶。

  你的“随手一扔”

  让环卫工人工作量倍增

  据了解,今年“五一”小长假的首日,西湖景区就迎来游客共58.59万人次,而在免费的景点当中,湖滨景区就以14.68万人次高居首位。

  在湖滨景区负责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严大姐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上5点钟就开始工作了,同事之间互相轮班作业,一直要工作到深夜。

  由于小长假期间游客量猛增,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也比平日多了好几倍。“今天和昨天一比,人是少了一些,但是和平常比的话,人还是太多了。这人一多,垃圾就多,真有一种‘清扫不过来’的感觉,我回家后手脚都又酸又痛了。”严大姐说着,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现在随手乱扔垃圾的人还是不少,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会听劝的,但还是有些人不讲理,当着我们的面还乱扔垃圾。”

  记者了解到,在西湖景区里随地丢弃的垃圾中,大部分是果皮、饮料瓶、零食外包装、烟头,特别是在一些小卖部门口,有些游客吃完食物之后,随手就将一次性纸杯、竹签往地上一扔。

  环卫工人在发现这些垃圾后,必须第一时间将其清理掉,能扫的用笤帚扫,扫不起来的就得用夹子夹。处理不及时,这些垃圾很容易被吹到西湖里去,清理起来就更麻烦。

  -记者手记

  只有垃圾不落地

  文明才能真正落地

  每到小长假和黄金周,旅游景区常常都是垃圾遍地,斯文扫地。

  所谓“垃圾不落地”,就是提倡游客在景区做到垃圾不随地乱扔,而是带到垃圾收集点。

  这些年来,在杭州,其实有过不少围绕“垃圾不落地”展开的活动。比如,有高校在西湖景区通过发放环保袋、“街头快闪”等活动来提倡不乱扔垃圾;还有单位通过学习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中,来换取饮用矿泉水的方式来倡导环保理念。

  不过,尽管很多活动花费了主办方不少心思,但由于活动的开展只在一时,缺乏一种长效机制,所以也没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实,在提倡“垃圾不落地”方面,国外有些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比如,在旅行过程中会消耗不少瓶装饮料的空瓶子,但是德国人就不会将它们随便扔掉,因为饮料价格就包含瓶子价格,他们在付费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时瓶子价格甚至比饮料还贵,所以,德国人通常饮料喝完后,会返回超市,将空瓶放入全自动回收机器,机器可以自动识别、回收,并打印小票,拿着小票可以直接向超市兑换现金。

  目前,很多景区都没有对乱扔垃圾的行为作出明确惩罚的措施,但是在日本,乱扔垃圾者不仅会被处以罚款,还有可能会被判刑,在路边乱扔垃圾被发现也要一次性缴纳罚金。在美国乱扔杂物也会被处以罚款和其他惩罚。

  公共场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镜子,对于游客而言,需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个人的文明素养;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也要考虑景区垃圾桶的配备和放置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是否为游客提供了便捷、多样的选择,以及是否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经验,从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或许,只有当“垃圾不落地”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习惯之时,我们的社会文明才能够真正的落地。

标签: 西湖|垃圾|五一 责任编辑: 陆海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