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0日讯 76年前,面对国家兴亡的危急时刻,他毅然告别了当时已怀孕5个月的妻子,踏上了军旅,直到8年后回温,他第一次见到了儿子。
抗日战争时期,他与战友一起誓死守卫潼关,多次击退日军的疯狂进攻;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温州参加了叶芳200师起义,和平解放温州。
如今,他已经95岁高龄,住在龙湾永中中河路。日前,记者特地前往探望他,听他讲述他的抗战故事。
告别妻子,毅然弃笔从戎
1921年2月4日,我出生在龙湾瑶溪苏川(河头寮)一户普通家庭,祖父在当时的海滨北门外教书,并帮着乡民修宗谱。受他的影响,我读书一直非常刻苦。
1938年,我从瓯海中学(今温州四中)毕业,次年结了婚。结婚后,我原打算报考平阳师范,后来听人说黄埔军校七分校正在温州扩招,我毅然决定弃笔从戎。那时,许多热血的爱国青年都如我这般。
1939年7月,天已经变得很热,我背起行囊,与当时已经怀孕5个月的妻子告别,踏上军旅。我考上的是黄埔军校17期步科,在金华集训了两个月后,我们开始万里行军跋涉。
1939年9月,我们由金华乘火车至江西上饶,下车后分了队,各自背起行李开始步行,经湖北宜昌、湖南醴陵和湘潭、广西桂林、四川重庆、贵州贵阳、秦岭、陕西宝鸡,最后再乘大车到达西安王曲校本部。
那段日子里,我们每日走25-40公里,规定步行三天,休息一天,夜宿民房,一天两餐。路途中,我曾目睹过日军飞机的肆虐轰炸,遇见过成千上万惊恐中的难民。
艰苦训练,留参谋处任职
到达西安后,我被编入了号称“西北王”的胡崇南的部队。
经过考试,我被分在了12总队步科。因为校舍不够用,我们被安排住在当地庙宇里,睡的是通铺。
训练的日子非常辛苦。每天军号一响,我们就要集中在一起,由分队长带队到公路上跑步,跑完步后才能吃早饭,吃完又要开始一天的训练。
那段时期,我们上午练习持枪立正、稍息和各种队形变换、劈刺等;下午学习整治军事、步兵操等;晚上还要练习跳远、穿越障碍物等。连轴转的训练,我们都要咬牙坚持下来。
1941年12月,我从黄埔军校毕业,和另14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国民十六军109师。到队第一天,师长李树臻让我们每个人写了一篇自传,第二天他在台上宣布:“方彩耀和张明仁同学留109师部参谋处,其余13人分配在师属三个团……”
驻防潼关,成功击退日军
1943年,日军集结兵力20万向西进攻潼关。蒋介石派李延年为潼关以东地区抗日前敌总指挥,指挥30余万人坚守潼关。我所在的国民十六军109师奉命驻防潼关。
日军向潼关疯狂进攻。天上敌机狂轰滥炸,地上大炮机枪齐鸣,子弹到处横飞,尸横遍野。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城防高射机枪齐发,敌机仓惶投弹后飞走。
但是,战斗一直持续着,日军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面对敌人的进攻,我们躲在壕沟防御,一天只能吃两餐,吃得都是面包。虽然阵地两度被夺,但最后都被我军夺回,最后日军溃败退去。
这次战斗中,我军的伤亡很大,我的8位同学都牺牲了。
1944年,我升任上尉参谋,被保送到陆军大学参谋班第8期学习。毕业后,我返回师部参谋处,后升调327团3营任少校营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取得胜利。我所在的师部授命开赴北平接管日本投降事宜,并归属傅作义部队指挥。
参与起义,温州和平解放
1947年左右,我回到了温州探亲,第一次见到已经八岁的儿子,心中感慨万千。
之后,我经人介绍,留在当时的永嘉军警联合办事处工作。1948年9月,永嘉军警联合办事处改组扩大为温州城防作战指挥部,我担任少校参谋。
1949年4月,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破裂。1949年5月6日,我参与了叶芳200师起义,温州和平解放。
遗憾的是,我的一些珍贵的抗日从军照片在文革期间被烧毁了。
献计献策,助力地方建设
1983年,我从永强供销社退休,但是,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可以说是退而不休。
1986年,我当选为瓯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1990年8月被聘为黄埔军校温州同学会会刊《温州黄埔》的特约通讯员,为他们写一些通讯。
此外,我还担任了瓯海政协委员,为地方建设出谋献策。
如今,我最大乐趣就是写书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