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书法课:书法家白砥讲授
从古写到今,只只“鸡”有精神
2017年01月28日 08:19:35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付玉婷

  甲骨文

  甲骨文会意字

  金文

  小篆

  草书

  行书

  楷书繁体

  楷书简化字 早期

  浙江在线1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付玉婷)鸡年,来一堂 “鸡”字的书法课。

  这个字几乎人人都会写,可你知道,提起毛笔,它能有十种甚至更多的写法吗?

  这一趟新年的书法课,我们邀请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白砥。为什么?因为他的字,既有古意,又有现代感。

  应新年的景,课上就教一个“鸡”字,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说到当下我们所使用的最熟悉的简体字,书体、风格、笔墨,一个“鸡”,真的能上一晚上的课。

  铺一张红纸,拿一支羊毫笔,倒上墨水,先来学学怎么写出一个漂亮的“鸡”。

  上白砥的“书法课”,不光光是学怎么写,还知道了为什么这么写。

  白老师说:“笔,可以用最普通的羊毫毛笔。纸,你可以用常见的宣纸,也可以去文化用品市场买点红纸,图个喜气。”

  从最古老的甲骨文开始,白砥为我们一笔笔亲自示范要领。

  蘸墨、下笔,三个形态各异的“鸡”字立马落在纸上,第一感觉就是——漂亮。

  头一个是甲骨文。这种象形文字写起来更像图案,鸡冠、鸡嘴、鸡爪,还有羽毛丰满的尾巴,活脱脱一只正在啼鸣的飞禽。

  第二个也是甲骨文,不过已经演化成了会意字,写作“鷄”。

  这个字依然很像鸡,但和第一个比,意思要进一层了。白砥边写边给我们比划起了其造字本义:“左边写作‘奚’,看起来就像笼下被绳子捆绑的奴隶,右边这个类‘鸟’的偏旁,指的则是‘有冠的大鸟’,两个加在一块儿意为可抓住、可驯养的飞禽。”

  下一个是金文,让人爱不释手,倒像是个小鹿般的符号,带着优雅。站立的形态也变成了在地上走的样子,也许与当时对禽类的驯服有关。

  金文的写法是多样的,你也可以不拘泥。

  讲到兴处,一个不留神笔端的墨滴在纸上,“不碍事不碍事,”白砥说着顺势又写了两个不一样的“鸡”字——一个大篆,一个小篆。这时候的文字象形意味已经越来越弱化了,字形上承续会意甲骨文的“鸡”字,只不过右边的“鸟”变为“隹”,意为短尾鸟。

  最后,是我们最熟悉的真草篆隶行,一气呵成。

  隶书、楷书有“鷄”、“雞”两种写法。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简化字,就已经接近我们现在所用的“鸡”字了,“奚”简化成了“又”字,“又”字即为手,依然是禽类被捕捉的意思。

  行书、草书的“鸡”,线条流畅,越发抽象,韵味则完全别样了。

标签: 书法;鸡年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