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一份来自江干教学一线的“体检报告”: 为什么说科学减负的“主战场”在课堂
2018年03月20日 08:48:24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章翌 艾丹青 通讯员 马佳丽

  降低作业量、规范校外培训、发出早睡倡议……这个新学期,在一阵席卷全国的学生减负浪潮声中拉开帷幕。

  今年全国两会上,“减负”话题也尤为夺目。谈了多年的“学生负担重”,已然成为全社会的痛点。

  学习为什么变得这么累?学生负担究竟来自哪?减负有没有更科学有效的办法?又如何做到“量”下去“质”上来?

  对于这些问题,江干区的校长们给出了答案。而他们自信的背后,是一份学生课业负担“体检报告”。复旦大学副教授徐冬青评价它是“科学减负”的可行性实践。

  负担与作业是啥关系? 作业与成绩是啥关系? 成绩跟阅读是啥关系?

  让人意外的“体检报告” 校长老师更清楚减什么、怎么减

  1

  “老师布置的作业对成绩提高有帮助,但有些作业对成绩提高起了反作用。总作业量越大,对成绩的负面影响可能越大。”

  “作业做完直接睡觉的,成绩会下降;阅读课外书睡觉的,会让成绩显著提高;睡前看电视和玩手机的,成绩下降非常明显”……

  这些让人稍感意外的结论,来自去年寒假前江干区小学六年级学生学情“体检报告”的数据分析。拿到报告后的第一时间,校长们做了通读并跟老师们一起分析。

  这份“体检报告”科学叫法是“江干区学生学习状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报告从2013学年开始做起,全区所有中小学交叉取样,每学期一份,针对全区小学和初中学生学习影响因素与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涵盖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作业量、睡眠、学习压力、师生关系、探究学习、因材施教等方面,采用对比、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就像看病前的体检一样,做到对每所学校的全方位诊断与建议。

  “对照报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所学校都能做到,并不难。”笕桥小学副校长、“体检报告”早期参与者之一陶江明说,几年数据比对后,他有几个很意外,甚至“颠覆了自己的认知”。比如,家庭作业少,真的也能做到成绩好;再比如,不是校外培训班报得越多,学生成绩就越好,培训班报得多反而起反作用。

  2

  “体检报告”想得到的是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影响学习的一切可能因素,也包含学生负担。而减负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简单,它涉及教育观念、教学思想、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系统性问题。

  陶江明介绍,报告最大的用意还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有效参考和积极改进策略。在这一点上,作用立竿见影。原来的观点是,地处城郊学校的学生,就是要靠加班加点,多做练习,这样老师心里才有底。“但我看了几所城郊优质学校的数据,不但学生的睡觉时间是充足的,作业量也是少的。如果说第一年存在一定偶然性,但连续三年都是这样,那你就必须得承认,‘轻负高质’是可行的。”

  区内一所中学,在2013年的“体检报告”中,“阅读与成绩提升关系”数据明显低于标准。学校立即着手研究对策,之后的一个学期,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图书馆阅读课,分年级实行午间自主阅读学习。结果不到两年“短板”就补上了,语文成绩也有明显提升。

  数据不说谎。经过多年沉淀,报告提供了越来越有含金量的发现。“我们说减负,首要问题是找到负担来自哪,背后隐藏着什么。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探究如何做到减负和提质。”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说,“体检报告”施行五年来,虽然没有以行政手段压下去,报告结果也不和学校考核挂钩,但校长们都不敢掉以轻心,每次都要“成绩单”与“体检报告”对照分析。有些学校“成绩单”漂亮,但假如“体检报告”数据下降,反而更会引起校长的高度警惕。

  “体检报告”提供了多元信息,从这些指标中找到问题后,学校再进行校本化调研,寻求对策。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学期,也可能一做一学年,或者带来了一个五年规划。这样的“两条腿走路”,也让校长们对减负越来越有底气。

  “限行”、“禁地”、半张A4纸 来自学校一线的N种尝试

  减负的发力点在学校 最主要“战场”在课堂

  1

  篮球运动员通过反复投篮训练能形成肌肉记忆,一个错别字写10遍的“笨”办法是否同样奏效?答案是否定的。

  七、八年级学生周一至周四每天课后,都有一门学科作业不用做,面临中考的九年级学生一天“限”两门学科课后作业。这个大胆动作在采荷中学被称为“作业限行”。“限”掉的作业去哪了?会不会影响这门学科当天的教学效果?“老师对课堂重新整合,如果限语文课后作业,老师会在校内自主学习时间里让学生完成并做针对辅导。尝试过后,反而效果更好了。”采荷中学副校长祝钱告诉记者,课后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这些能力的缺乏才是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效学习”的采荷实验学校尝试把时间还给学生。副校长郑亚敏说,学校一天只上7节课,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时间里,教室变成了老师的“禁地”,不允许进去讲题补课。中午、下午的部分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如果用来做作业,两三门能在校内清完。

  在小学,同样的事情也在发生。采荷一小数学教研组研究出“半页A4纸”——每天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的量。“压力和心理有直接关系,看到这小小的一张纸,学生对作业的心理压力就没了或者减轻了很多。”采荷一小校长王红说,很多学生拿到作业后的表情都很轻松:“半张纸三四道题而已,很快就能解决。”

  那么,是不是没有作业了,负担就没有了?作业量减少,负担就下来了?学校不考试了,负担就消失了?基于“体检报告”的客观数据,江干找到了更准确的答案。减负的发力点在学校,最主要阵地是课堂。作业仅仅是负担的直接反映,负担的根源在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效率低下、教师能力有待提升等。

  费蔚用一句话来解释:“课业负担重,表象是‘量’的过剩,从本质看是‘质’的不足。课堂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关注学生怎样‘学’,这样成绩反而会上升。”

  2

  实际上,对于作业,“体检报告”直接给出了答案:“学生通过一题多解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成绩明显处于高位。”“创新意识越强的学生成绩越优秀。”这说明,布置作业不是简单的“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业的“质”。

  作业减少,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老师要下更多精力在作业设计上,把那些机械重复、无效无用、大而全的作业统统抛开,转向少、精、准的作业,能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创造能力的作业。

  王红谈到,作业改革对老师提出的挑战很大,“要把作业压缩到3、4道题,所有数学老师都要根据当天学生的学习情况定下题目,自己先做一遍。”无独有偶,采荷实验学校也对教师提出“凡作业,必先做”要求,并严控作业质量,根据学情分层设计作业,精细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每天完成订正过关。教导处每周监控学生作业量和负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

  最要下工夫的是课堂。在新一轮课改中,江干提出“一科多模,一区多型”课堂转型思路,先后出现了“学程导进”、“WE-课堂”、思维课堂、“四学”课堂、朴素课堂、留白课堂等形式新、效率高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新课堂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更起劲。慢慢地,一线老师们终于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正是“学习发生在高阶思维阶段”,这时的创造性、思辨力、鉴赏力绝非靠机械训练所能达到。

  与此同时,考试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上学期,江干区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上有一道特殊的应用题:“聪聪想知道下面一捆铁丝共有多少米。请你帮聪聪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没有已知条件,也没有唯一答案。数学专业的澎博小学校长项一喜说:“以前还会设置几道送分题,通过机械训练学生还能对付一些,现在要求更多考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再想通过反复操练拿到分数已经不行了。”

  今年春季学期,在采荷中学试点基础上,江干已逐步在全区推开作业限行。同时推出的还有“每月主题实践日”,结合实践日活动,学生合作完成持续一个学期的研究性、实践性、跨学科、项目式作业,真正让作业“变脸”。

  哪种老师带的学生负担轻成绩好? 幽默、博学、认真、公平排前四位

  减负的驱动者是教师 学生负担中有哪些“教师因素”

  1

  采访中,江干区教育局教育一科副科长潘江儿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新现象:“我们去学校调研时发现,信息学科教研员不仅会听本学科的课,还会去听英语课。”

  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带着项目进学校,尝试用“跨界”思维影响老师们。学科融合后会带来“乘法效应”,学生觉得新奇有趣,也达到了在生活场景中让各学科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问题回到了人身上。学生感到学习累,与老师有多大关系呢?春芽实验学校校长曹京蓉很有感触地说:“很多学生因为老师而喜欢上一门学科,这种现象在小学里很普遍。”学生眼中的学科,往往固化为这门学科的老师。

  在“体检报告”中,我们得到了印证。报告显示,在所有选项中,幽默乐观、博学多才、认真负责、公平正直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前四项特质。而且,师生关系越好,学生该学科成绩也越好。学生学习状态、效率与老师特质之间,呈现出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样的,减负中教师也起着主导作用。如果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喜欢这门课,自然就喜欢这个学科,学习作业都会是快乐的,效率也一定是高的,所谓“负担”就无从谈起。

  “有些学生,可能只要10分钟就能完成的事,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而做了30分钟,家长只看到孩子学了30分钟。”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易良斌说,只有当一位老师对各层面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都做到心中有数时,他提供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

  2

  多年参与“体检报告”调研分析的易良斌认为,导致学生负担重的“教师因素”主要集中在“题海战”“满堂灌”教学,知识储备不足、业务能力不够硬,重知识、轻实践,亲和力差、缺少吸引和互动这几个方面上,“这些因素不仅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也会让学生觉得学习累、难,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

  “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课堂改革,倒逼老师减负,提高课堂质量。只有质量上去了,才能让老师更有胆量有底气减负,才能让家长对教育更有安全感,有信心。”费蔚说,在减负问题上,这几年江干一直在教师队伍提升上下力,除了常规的教研活动,还让校长老师对照“体检报告”中的具体反馈,重新思考和定义学习,尝试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通过“体检报告”发现问题,通过不断实践解决问题 ,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肌体”良性运转。2015年开始,杭州市教育局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对全市所有初中学生课业负担及家长满意度进行调查,江干区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前茅。在一份最新的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全部26个指标中,江干区初中有23项指数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项指数处于全省各区、县(市)前5%,没有一个指标低于省平均值。

标签: 老师;作业;学生;体检报告;体检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32033270947473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