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华关于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的笔记。 拍友 李骏 摄
李铁华 受访对象供图
浙江在线6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自称是古文字的“门外汉”的他,从不惑之年开始研究被康有为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并发表50万字的著作《石鼓新响》;他热爱古文字,以棉絮为笔,飘逸自如地写出各种书体,成为“棉笔书法”创始人;近年来,他回到故乡浙江,又将研究的目光对准了良渚陶罐……
“自己有兴趣的事,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成功。”这是李铁华对古文字研究的执着,也是他一生努力钻研的写照。这位耄耋老人用近百万字的研究成果,真正演绎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从最硬的“骨头”开始
初见李铁华,第一印象便是“很精神”。今年82岁的李铁华,一头银发梳得十分整齐,戴着时髦的金丝边眼镜,精神矍铄。他说起话来中气很足,思维敏捷,记忆过人,颇具学者风度。
1939年,他出生于嵊州市黄泽镇的越剧之家。在独特的家庭文艺氛围和浓厚的家乡文化底蕴的双重熏陶下,他7岁习字,对古文字情有独钟。
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宁寿宫里,珍藏着十枚鼓形刻石,这就是被康有为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李学勤曾说,石鼓原置于今陕西凤翔,是一种地上文物。自其刻成安放以来,不知有多少人曾经观看摩挲。石鼓声名的彰显,是在唐代,大诗人付诸吟咏,让其传诵一时。北宋时迁移石鼓入都,即今河南开封,随后研究著录不绝。时至今日,10件石鼓不知耗费多少人的心血,然而石鼓文的整理研究仍然遗留着一系列疑难。
既然是块“硬骨头”,为什么要研究石鼓文?李铁华笑着说,这还得从一本帖子说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铁华发现家里藏有一本从旧书店“淘”来的书——日本出版的宋安国藏《石鼓文中权本》。
“千百年来,关于石鼓制作的年代和石鼓诗的作者,众说纷纭。年代考辨上自周宣王,下至北周,时间相差竟有1300多年。”李铁华认为,解开石鼓文年代的关键之一,首先要识别石鼓上的残文,这就必须有好的原拓本。家里的这本藏书,印刷精细,很好识辨,便成了他钻研石鼓文的源动力。“既然发现了这么好的素材,我一定要好好研究。”李铁华暗下决心。
当时,他作为越剧编剧,已经创作了《芳草魂》《惜分飞》等大型戏剧作品,正在北京工作。为了破译石鼓文的“千古之谜”,近40岁的李铁华毅然留职停薪,钻进浩瀚的旧籍古书中。只有高中学历的他花了10年时间,研究300余种中外石鼓文论著,从古文字创制的方法入手,辨别了前人未识的许多文字,又从《史记·秦本纪》得到印证,从而得出石鼓文所记为先秦文公一生十首叙事史诗的重要发现。
1996年,李铁华的50万字学术专著《石鼓新响》出版,回顾了揭开石鼓文之谜的全过程,在补缀残字、写定释文、排比次第、考定年代、论述内容等方面都有贡献。
享受古文字之美
看一看李铁华的书房,便能感受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研究。
他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年代的典籍和资料;书桌案头,大量厚如砖块的素材堆得老高。随便打开一本,里面隔几页便夹着一张纸片,上面是老先生手写的笔记:或者是从大量资料里找到的出处,或者是临摹的字或画,或者是对比其他古文字的摘抄……大量“加塞”的笔记,让原本就厚实的书又增厚一倍。
“古文字太美了。”翻看着“大部头”的古文典籍,李铁华由衷地感叹,古人将农耕、打猎等生活痕迹,都记载在这些文字里。
李铁华认为,文字是来源于生活的,研究古文字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结合生活经历。
长年习字,令他对古文字的识读颇具心得;曾经摆地摊篆刻的生活经验,也培养了他识辨残文的能力。
石鼓文研究的突破,给了李铁华继续钻研古文字学的信心,从而继续开启了对甲骨文、钟鼎文、秦篆等的研究。1996年9月,他的论文《甲骨文临书偶得》发表;2004年9月,关于一尊青铜器铭文的论文《伟哉大禹德治始祖——论遂公盨大禹为政以德的重要意义》发表;2013年10月,国学论文《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重大意义》一经问世,便有100多家媒体转发。
2007年8月,李铁华的又一学术专著《秦刻七碑考临》线装四卷版出版。著名学者费孝通在《序言》中说:“我十分赞赏铁华同志对中国古文字学的挚爱和精深造诣,也祝贺他在秦文研究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希望把作品和收藏捐给家乡
2016年,李铁华回到杭州定居,总想着要为家乡人民做点什么。去年,他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良渚博物院,看到一本《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不少符号映入眼帘,想到相应的殷商甲骨文也有部分同形字,这些记录在良渚陶罐上的刻画符号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回到居所,他像当年研究石鼓文一样,废寝忘食地钻研。
陶罐上有不少刻画符号,日月星辰、山水飞禽、鸡龟猫蝶、鹿蛇蚕鱼更是栩栩如生。一个“燕”,画的就是一只燕子,与甲骨文燕字同形。还有不少数筹。一横为一,二横为二,三四亦然,在一个陶罐上甚至刻了二十二条横划。李铁华判断,这完全是从生活需要出发形成的完整的记数文字。
在良渚的一个陶罐肩腹处,刻了一周十二个符号。李铁华认为这是一首绝美的叙事小诗。他边说边朗读出来:“手执弓矢去狩猎,无果而返回水乡。大网小网全带上,满载而归喜洋洋。用钺刳鱼下汤罐,鱼鲜配饭满屋香。耀眼鱼刺兴未尽,刻此为纪陶罐上”。这说明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生活过得很滋润,作者也是个有文化有情趣的好客之人。日前,他发表了论文《良渚陶文: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书写》,阐述了良渚先民在文明路上的先进性。
李铁华的家乡黄泽镇不仅是越剧之乡,也是书法之乡。在研究古文字学的同时,他还对东汉书法家蔡邕提出的“软笔书法”进行了数十年的探索。
到底软笔指的是什么笔?李铁华尝试以各种纤维、毛发制作软笔,最终以棉絮为笔取得成功。如今,他用棉笔可以书写上自甲骨、鼎彝、石鼓等铭文,也可以书写汉隶、魏碑、楷书、行草及各种流派,被誉为“棉笔大师”。
李铁华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棉笔书法展览,300多幅作品放了5个大厅,许多人前来询价,他却一幅都没有卖。“我这一生就喜欢古文字研究,喜欢每天写写字。”李铁华谈到,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场地,希望开设汉字艺术馆,把毕生的作品和收藏都捐给家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