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米丽琴:让相对论“活”起来

字体:
—2025—
09/09
15:16:02
2025-09-09 15:16:02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陈素萍

  “米老师总能以生活实例讲透复杂概念,让高深莫测的物理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浙江工业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讲授的物理理论课,让学生不仅不畏艰深,反而“追着听”。

  今年7月,在浙江工业大学第四届教书育人贡献奖评选中,物理学院米丽琴教授获评“教书育人卓越贡献奖”。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还剩下的东西。”米丽琴用近40年的坚守与热爱,为这句话写下了动人的注脚。

  讲台上的米丽琴教授。学校供图

  物理不是冰冷公式,而是生活中可触可感的真实

  1986年,年轻的米丽琴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她暗下决心,要把知识和热爱一直传递下去。近40年过去,木质讲桌已换成智慧屏幕,但她眼中那抹光从未褪色。

  她以开放性问题为钥匙,开启学生思维的疆界,引导他们跨越学科壁垒,展开多维度的思辨探索;她借助生动的动画演示,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视的图景,让知识清晰而富有趣味;她从生活实例出发,从落体运动到单摆现象,逐步牵引出广义相对论中深邃的等效原理,使“相对论”这一看似遥远而艰涩的理论,变得贴近生活、可触可感。

  曾有人问她:相对论课程开设难度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开?米老师说:“相对论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它深刻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与宇宙观。我认为,在大学课程体系中,这样划时代的理论应当让所有同学了解,因为它不仅影响科学,也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理解世界的角度。”

  她坚持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不断将引力与相对论领域的前沿成果融入课堂,以学术滋养教学;更自主开发虚拟实验,搭建起理解复杂理论的桥梁,让学生在面对高峰知识时不再畏惧。

  米老师常说:“物理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生活中可触可感的真实。”她不仅这样讲,更身体力行——将力学原理应用于木球运动,借体育强健体魄,以理论优化实践。她本人亦成长为国家队主力队员,实现了从课堂到赛场、从知识到人生的完美贯通。

  米丽琴教授。学校供图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米丽琴始终相信,科研是课堂的根,课堂是科研的魂。她深耕引力与黑洞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的《科学技术史》教材被50余所高校采用,入选“十四五”省级规划教材、省级重点教材。她开设《科学技术史》《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为浙工大的科学史教育奠定基础;她创建的“课程+平台+教育”立体化体系,覆盖28个专业、3000余名学子;她还培养青年教师、参与筹建浙江省科学技术史分会,把科学精神传递得更远。

  课上,她传递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课下,她的办公室永远向学生敞开。借助AI学情分析工具,她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用耐心与真诚,解答学业与人生困惑。近五年,她的学评课满意度接近100%,学生说:“米老师教会我们的,是知识,更是人生。”

  米丽琴教授。学校供图

  作为老师,如何上好课程?

  米丽琴教授曾主持建设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一流课程2门;主编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重点教材1部,主持各级教改项目近20项;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她还与同行合作筹建了浙江省科学技术史分会,并担任首届副会长。她分享道:“我们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他们的基础和兴趣点:面对理工科学生,我会适当深入公式推导和理论讲解;面对文科生,则更多用故事和思想实验来阐释其革命性意义。我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让每个人都能触摸到物理思想的魅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教师节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课上,她传递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课下,她的办公室永远向学生敞开。近五年,她的学评课满意度接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