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浙江在线杭州10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金许斌 编辑/沈正玺)浙江图书馆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公共数字文化论坛今天上午在浙江图书馆正式召开。
本届论坛将分为3个分论坛,讨论新形式下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认可度较高的公共数字文化体系,应用到各级文化单位,让百姓能在网上轻松获得各种文化知识。
浙江在线记者独家专访非盈利机构OCLC(世界上最大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机构)副总裁王行仁。王行仁表示,目前浙江读者能通过杭州图书馆借到外国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接下去,浙江图书馆也有望开通这项服务。
相关新闻:首届公共数字文化论坛明开幕 浙江可共享5.8亿条文献信息
150位中外嘉宾在杭商谈数字文化
将传统文化数字化,让更多的年轻人能通过PC(个人电脑)、移动端获取知识,这是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今天上午8点多,来自海内外的150多位公共数字文化专家陆续走进浙江图书馆。这些专家将在两天的时间内研讨公共数字文化发展体系。本届论坛包括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一共要举办37场报告。
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刘晓清介绍,举办本届论坛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业内广泛认可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体系,并将这个体系应用到浙江各个县市区,让老百姓在网上能轻松获得所有文化知识。
近年来浙江公共数字文化发展迅速。从2009年到2015年底,浙江网络图书馆点击量7006万余次,电子书阅读(含试读)876余万册,期刊下载2321.6万余篇。
另外,浙江建立了109个资源库,将家谱、戏曲、传统技艺等浙江传统文化都搬进了资源库,让传统文化以网络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在杭州能借外国图书馆的书
今天下午,浙江在线记者在会场独家采访了OCLC副总裁王行仁。OCL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机构,致力于将全世界图书馆资源整合在一起的非盈利机构,在全球72国家、地区拥有72000个会员单位。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文化不断发展,OCLC开始重视中国图书馆资源整合业务。目前OCLC在中国有100多个会员单位,但是仅有4家会员图书馆有资质通过平台向全世界会员图书馆借书,杭州图书馆就是其中一家。
王行仁表示,与杭州图书馆的合作始于2009年,在这不到7年的时间里,杭图向OCLC平台逐步共享了100多万条资源记录(包括图书、音频等馆藏资源),供全世界其他会员图书馆读者使用。前段时间,包括哈佛在内多家世界知名高校向杭州图书馆借书。
同时,读者可以通过杭州图书馆的外接搜索系统搜索国外图书馆的书籍,然后通过杭图各个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申请借书,但是图书跨国邮寄的费用要自己负担。
王行仁向记者谈起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数年前,几名美国的历史学者想研究浙江历史,但是许多资料都藏在中国各地的图书馆里,在网上很难找到。“那个时候中国图书资源体系在我们平台上还处于初步建设过程中,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们,目前还不能实现。”王行仁说,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数字文化资源共享机制需要近一步完善。
王行仁说:“目前正和浙江图书馆洽谈合作,不远的将来,浙图也将拥有此项服务。”
推动全省公共服务单位接入支付宝
刘晓清在论坛上介绍了浙江公共数字文化的未来规划。
浙江图书馆于去年宣布入驻支付宝钱包城市服务,书刊查询、续借预约等常规服务被装进手机“钱包”。
接下来,浙江文化部门将推动全省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开放接口,接入支付宝、微信、电信等平台。
据统计,目前全省为百姓提供122.94Tb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刘晓清表示,到“十三五”末,这个量要力争达到500Tb,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的成果。
对于全省10个公共文化“欠发达市县”,根据省定标准和当地实际,对照“短板”项目,制定实施为期两年的提升计划,省财政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