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公路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公路养护创新发展交流会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公路养护领域技术突破与实践应用,其中“浆砌挡墙注浆预防性养护技术”凭借对行业痛点的破解,成为大会交流的核心亮点之一。技术团队现场分享的研发历程与应用成果,赢得与会专家、同行广泛赞誉。

高速公路浆砌挡墙长期受雨水冲刷、车辆荷载及边坡压力影响,易出现内部空洞、裂缝等隐蔽病害,传统“事后维修”不仅成本高,还可能影响通行安全。针对这一行业难题,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温州管理中心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在诸永高速永嘉段开展专项理论课题研究与实地试验——从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变形监测设备研发,到预测预警模型构建、施工工艺优化,多方向同步推进技术攻关,提出“注浆加固预养护方案”——通过墙面钻孔向挡墙内部注入实验配比浆液,利用材料高渗透性与强黏结性填补潜藏空洞与裂缝,从结构内部提升强度与稳定性,增强挡墙整体强度与稳定性。与传统加固手段相比,可节约近50%建安费用,养护周期缩短约三分之一,还能避免“病害扩大后维修”带来的道路临时封闭、安全风险等问题。

目前,该技术已在浙江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推广应用,且通过产学研融合加速成果转化——技术所属公司与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已获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发表4篇高水平论文,该科研成果斩获“第三届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优质工程”二等奖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国家级奖项。
此次交流会上,温州管理中心不仅详细解读技术原理,更主动公开“注浆参数对照表”“浆砌挡墙无损检测”“注浆工艺流程”等核心实操细节,为行业提供可直接借鉴的复制方案。不少参会单位围绕“技术适配不同地质场景”“成果转化合作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养护技术的进步从不是单点突破,而是行业内互帮互鉴的结果。”温州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温州管理中心将联合更多科研机构,深入探索“智能监测+精准注浆”的一体化养护模式,进一步优化技术细节、拓展应用场景,共同推动公路养护向“更高效、更经济、更长效”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