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浙江发力补齐农村民生短板
2019年12月08日 07:48:2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金梁 通讯员 胡漩璇

  浙江在线12月8日讯 (记者 金梁 通讯员 胡漩璇) “这个水量很充足,以后洗澡再也不用拿着水桶提前接水了。”近日,遂昌县应村乡双里村村民郑永根打开水龙头,喷涌而出的自来水让他兴奋不已。

  今年以来,遂昌县应村乡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列为年度民生实事之首,重点向分散供水、用水紧张的农村发力,目前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以双里村为例,原先分散的溪沟水源经常导致村民用水断断续续,如今变为集中规模水源,通过建设标准化水厂,可以全天24小时满足村民用水。”遂昌县水利局局长叶名颉说。

  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一直是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以来的聚焦点。“浙江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一个特点是强调求真务实,注重关心困难群体,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搞直接造福于民的‘满意工程’‘民心工程’,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省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说。

  农村医保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淳安县威坪镇洞源村村民徐红星前些年不幸患上尿毒症,每周要接受3次血透治疗。“5年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这个病的报销比例是60%左右,这几年提高到了90%。” 徐红星说,加上低保户救助政策,现在医疗费报销比例达到96%。

  据悉,浙江在2003年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2005年起,逐步推出为参保农民提供免费体检、将城乡孤寡老人纳入集中供养等民生实事,2014年建立统筹城乡的全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如今全省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已达977元,比2010年提高了2.58倍。”省医疗保障局副巡视员王平洋说。

  持之以恒为民办实事,让受益人群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由特定个体向家庭、社会拓展。从把帮助下岗人员、失地农民就业列入民生实事,到重点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人员就业问题;从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到帮助农村困难群体危房改造……15年来,浙江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教育、卫生等民生短板也逐渐补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高。

  向农村倾斜、向原欠发达地区倾斜的公共财政投入,为这份“雪中送炭”提供了重要保障。2018年,浙江经济发达县(市)跟26个原欠发达县的人均财政支出比变为1∶1.03,后者实现了反超。

标签: 浙江;长效机制;民生短板 责任编辑: 徐茜茜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浙江发力补齐农村民生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