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万米高空,女乘客突然呼吸急促!两位浙江医生站了出来

字体:
—2025—
09/19
08:27:52
2025-09-19 08:27:52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乐小舟 李文芳

  9月13日晚,由杭州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一阵急促的广播声划破机舱宁静:“机上有旅客突发急症,请求医务人员支援!”刚刚结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行程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周勇主任医师立即起身响应。这已是他在三天内奔赴的第三座城市。

  周勇朋友圈截图

  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手捂胸口、呼吸急促,自述有心律失常病史。“别紧张,我是呼吸科医生,我会帮你。”周勇一边安抚患者,一边与同机的浙江医院高血压中心俞蔚主任医师迅速展开救治。

  两位专家默契配合:俞蔚利用机上急救箱内的血压计、听诊器进行体征监测,初步排除了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等严重疾病风险;周勇则从随身背包中取出血氧饱和度检测仪为患者测量。

  经过初步检查,患者血压、血氧、心率都正常,听诊中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哮鸣音及气胸,这样的结果让众人都松了口气。但患者胸痛症状仍不见明显减轻,并且情绪十分紧张。沟通中,周勇得知患者近期心理压力较大。他一边耐心疏导患者情绪,一边严谨核对现场药物有效期,协助其服下缓解症状。在两位专家的专业处置和安抚下,患者情绪逐渐平稳,症状有所改善。

  考虑到患者情况,两位医生建议机组联系地面医疗支援。经协调后,航班提前降落北京,地面120急救人员迅速登机接走患者。夜幕中,周勇按原计划赶往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的慢病数字化管理会议。次日会议结束,他又立即返杭。

  9月15日清晨,周勇已驾车携带着那个“救命背包”驶向绍兴。这天上午,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室准时开放,等候的患者看见的仍是那位专注沉稳的专家——无人知晓他过去72小时已辗转四城,从学术会场到高空急救,再回到门诊一线。

  事后,患者向两位医生发来感谢短信。周勇也惦记着她的健康,建议她进一步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排除胸膜炎的可能性。他将这次经历分享到朋友圈里,医院同事纷纷点赞。

  “其实这是我应该做的,其他同行碰到了也会挺身而出的。”周勇说。

  对于随身携带专业设备,周勇解释得朴实:“这是呼吸科医生的日常标配,需要对呼吸困难、缺氧的病人进行即时评估。现在经常需要在多院区间看诊,所以习惯性备着一些基础工具及药品,没想到在飞机上派了用场。”尽管这是从医二十余年首次在院外遇到突发救人情况,他坚定地认为这是职业本能:“在任何地方,只要听到呼救,医生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医生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