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秀洲区潘家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乡村蝶变
2021年06月14日 09:00:47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潘晓琴 通讯员 岳梅

  走进秀洲区潘家浜村,洁净的村道如蔓延的枝丫伸展到每家每户门前;青砖白瓦间,热闹的农家乐里炊烟袅袅;九曲小径旁,清澈见底的小河吸引游客络绎不绝……

  从昔日的“养猪村”变成如今乡村振兴的“网红村”,潘家浜的蝶变背后,离不开嘉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助力。

  自2010年嘉兴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以来,十年间,嘉兴共申报并实施明细项目3201个,受益人数累计达547万人次,项目总投资33.99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奖补资金10.12亿元,地方财政奖补资金11.34亿元,村民筹资筹劳、村集体经济投入、社会力量捐助12.17亿元。其间,全市积极争取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11个,涉及55个行政村,总投资6.84亿元。

  “四两拨千斤”:财政奖补破解村级公益事业融资难题

  “多亏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我们村的道路得以加宽硬化,环境改善了,还建起了嘉兴市首批五星级文化礼堂!”提起村里的变化,南湖区余新镇普光村的村民喜形于色。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后,农村村内小型水利、道路和环卫设施等公益事业建设一度陷入筹资筹劳难的困境。

  2010年,普光村被列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十年间,先后争取到了8个“一事一议”项目,包括村庄道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文化礼堂等项目,总投资1117.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奖补350.4万元,地方财政奖补382.6万元,村民筹资筹劳、社会捐助及村集体经济共投入384.3万元,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

  市财政局基层财政处负责人表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了农民群众长期以来迫切需要解决但又没有能力和条件解决的民生事项。通过这一政策,嘉兴十年来共有21.45亿元财政奖补资金撬动33.99亿元以上其他资金投入村级公益事业,掀起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潮。

  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滋养下,嘉兴农村整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如前几年的污水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集聚区、生活密集点的污水、雨水排放问题;近几年的道路亮化项目大大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正在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则让一条条脏、乱、差的河道得到了整治;大量机耕道路的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环境;陆续建设的村级公共活动场所,使养老中心、家宴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小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改善了农村的文化生态……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议”出农村基层民主“新气象”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重在“议”字上做文章,村里公益事业建什么、怎么建、建后怎样管,都由村民说了算,大大增强了村民的集体意识,也加速了基层民主治理建设。

  以前兴办公益事业村干部说了算,群众只管出钱出力。通过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村内所有公益事业都必须经过村民代表讨论确定,群众有了充分的发言权与表决权,在施工过程中就少了许多阻力。群众出钱出力出得明白,加上财政奖补一部分资金,减轻了群众负担,群众就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益事业建设中。

  桐乡市高桥镇骑力村乡贤会副会长严炳良,被村民们称为骑力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设计师。在修复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他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不辞辛苦,不惧失败,不断摸索探究,一遍遍外出参观学习,一次次调整完善方案,最终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建完成骑力村文化礼堂,成为村里的一大亮点,他打造的党建文化公园也收获不少赞扬声。

  市财政局基层财政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为乡村基层组织和干部联系群众、为民服务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成为解决农村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的有效机制,也极大激发了村民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从过去“要我干”转变为现在“我要干”,为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

  全程监管:以点带面发挥带动效应

  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过程中,市财政局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对整个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

  十年来,市财政局不断建立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2010年,我市制定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办法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从制度上明确了奖补范围和标准、操作程序、项目和资金管理等。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村情的变化,我市两次修订相关管理办法,用于“一事一议”各阶段管理,制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项目申报审批程序、资金使用和管理要求,确保整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为切实把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件事办好、办实,市财政局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拓宽资金来源;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档案管理;创新管护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明确“一事一议”项目形成的资产归项目村所有和管护。

  通过项目实施和提升,十年来,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村容村貌进一步美化,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获得了村民和基层干部的赞誉,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实现了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协同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市财政局将进一步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支点,完善奖补政策,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中受益。

标签: 嘉兴;乡村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秀洲区潘家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乡村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