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余丽)提起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宁波市有个“土地超市”很出名。“土地超市”里“品种”繁多,主要包含了“预备库”“存量库”、“储备库”和“减量库”。
和多年前因缺乏用地指标造成的供需矛盾不同,近年来,宁波市在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中,精准发力,优化配置,走出了一条“提升供给能力、发挥市场作用、推进结构调整、健全监管体系”的改革新路。
创新“土地超市”
配备“四库全书”
如果几年前,有人问一片废弃盐田或滩涂地能做什么?很多人都猜不出。如今,宁波正在成为首位“造梦者”——一个千亿级的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正在崛起。
去年至今,这片以梅山岛为核心、规划面积333平方公里的“黄金宝地”,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大好高”项目纷纷落户:总投资20亿元的康达国际医疗(梅山)健康产业园、梅山海洋金融小镇、直升机综合体、涌金木材交易中心……2015年,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8亿元。
而这一切,与宁波市对提升土地供给能力的追求密不可分。近年来,宁波市在创新计划管控方面,推进分散安排向精准投放转变、指标管理向项目管理转变,全新推出供应准、利用活的“四库全书”。采取重点项目实施前置审查,纳入市县两级“预备库”;严控土地使用和产业准入标准,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进入“减量库”;对可使用存量的项目,通过“土地超市”优先选入“存量库”;对涉及新增的项目,筛选纳入“储备库”。今年,纳入市级储备库的重大项目72个,涉及用地7.75万亩。其中,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作为宁波市用地保障重点区块,盘活利用了约万亩废弃盐田和滩涂,为集聚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有力基础。
有数据显示,宁波市平均供地率达82%,低效用地再开发2.8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4万亩,占总供地量的57%。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供给体系,紧扣提高土地供给效率,建立总量严控机制,以增量严控倒逼存量盘活;完善项目预备库、储备库,发挥土地超市、项目超市调控作用;研究各类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的有效途径。”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矿山建起学校
全市规划一张图
日前,记者走进宁波市北仑区占地207亩的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学校坐落于杨家岭矿山脚下,满山绿意葱茏,没有一处裸露的山体,如果不是同行的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很难相信学校所在地曾是一处矿山。“原矿山2009年到期闭坑后,我们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实施边坡复绿治理,总治理面积5.1万平方米。”
近年来,宁波市制定废弃矿地利用政策,鼓励引导更多的矿地复垦为耕地或建设用地,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目前,北仑吉利国际赛车场项目、海越化工项目等利用矿地分别达1074亩、435亩;即将公开出让的东钱湖金童山整合8家废弃矿山,可整理建设用地1600亩。单是北仑区已形成可利用矿地4100亩,其中已利用2450亩,土地出让(划拨)收益6.67亿元,多个民生工程、重点产业项目已在矿地上落户生根。
同时,为遏制城市粗放发展,宁波市创新规划管控,完善规划编制,推进有效管控;还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弹性纠偏机制,重点对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进行土地规划合理纠偏,中心城区城规建设用地规模核减31平方公里;建立规划开放融合机制,逐步完善全市空间规划“一张图”。据统计,宁波市中心城区多规融合度达95%以上,6个试点镇多规融合度达91.9%。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