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寻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浙江印记——
山道弯弯红军路
2016年10月15日 08:15:4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陈庆港 衢州日报记者 潘旻 摄影报道

  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陈庆港 衢州日报记者 潘旻 摄影报道)

  出江山县城驱车往南,开出不远便进入了绵延的仙霞岭山脉。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行驶了几个小时,到达张村乡双溪口村时已是中午。在路边的一家小店匆匆吃了点东西后,我们又急忙前往高滩自然村,双溪口村党支部书记肖旺松正在那里等着我们。

QQ截图20161015081102.png

当年红军就是沿着这条路进入江山大陈村,如今大陈村正在将这条路恢复原貌,并把它创建为红色景点。

  与肖旺松会合后,他带着我们继续往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走,直至行驶到一处陡坡前才停车。陡坡上,一条窄窄的小路缠绕其间,这条小路便是通往海拔1100米的洪岩顶的唯一路径。

  1935年2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根据中央分局的指示,由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红军挺进师。3月23日,红军挺进师挺进浙江,第一站便来到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的江山,从此留下二纵队转战江(山)遂(昌)浦(城)边境,并密切联系群众,接触进步农民,培养革命骨干,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基层支部。1936年9月,中共江(山)浦(城)县委成立,机关就设在洪岩顶和浦城三岱岩。

  通往洪岩顶的是一条羊肠山道,在它的起点立有一块石碑,上刻“红军路”3个字。小道有时贴着溪流,有时又嵌进岩壁,极其难走。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洪岩顶。

  洪岩顶原是一个自然村,有几十户人家,但由于交通不便,早在几年前这里的村民就都已迁移下山脱贫,村民的房舍也被拆除,只保留着这处江浦县委旧址。

洪岩顶江浦县委旧址里展示的红军物品。

精心守护着江浦县委旧址的黄尚芝和王宝香老人。

  目前在洪岩顶上常住的只有89岁的黄尚芝和他79岁的老伴王宝香。两位老人虽年事已高,但身体都很健朗,他们负责着江浦县委旧址的日常管理。

  江浦县委旧址属于江山市文保单位,由于目前经费有限,黄尚芝和王宝香两位老人每月仅有200元的津贴,他们守护这里,几乎是在义务做着这项工作。黄尚芝老人说,这里的每一样东西,看着都非常亲切,江浦县委旧址的房屋,原是他叔叔家的房子。当年红军在洪岩顶时,他曾经跟着家人一起给红军送水送饭,那时红军白天到山上隐蔽起来,晚上才回到村里。白天到山上给红军送饭时是有暗号的,暗号是敲竹筒,只有按照预先约定的方法敲竹筒,才能将饭送到红军棚。

  江浦县委旧址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原貌,里面收藏展览着数十件当年红军曾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红军当年的行军路线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旗帜等。

  在离江浦县委旧址不远的地方,有一处红军烈士墓。肖旺松介绍,烈士墓里埋着的是江浦县委书记(代理)肖国标。1937年3月,因叛徒出卖和国民党疯狂清剿,江浦县委所属党组织遭到破坏,年仅29岁的肖国标在惨遭敌人杀害后,头颅被割,曝尸山野。后来老百姓偷偷地把他的骨头捡起来葬在周村乡徐福年村的山岗下。2011年清明节,肖国标烈士墓被迁移到了洪岩顶。

  如今,每一位登上洪岩顶的人,都会来到肖国标烈士墓前,表达深深敬意。

QQ截图20161015081129.png

双溪口村党支部书记肖旺松在擦拭肖国标烈士墓碑。

  红军挺进师和江浦县委所属的党组织在江山境内的活动不仅时间长、范围广,而且是斗争环境最残酷的时期,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他们一直与当地群众患难与共,鱼水相依。2011年6月,洪岩顶江浦县委旧址被确定为江山市党史教育基地,2014年9月又被衢州市委确定为衢州市党史教育基地。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浙南时留下的这行足迹,将和这片绵延无际的山水一起,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红色记忆。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大陈纪念馆工作人员在整理展厅。

大山深处,根据史料复建的“红军棚”。

红军挺进师指战员开赴皖南抗日前在平阳山门合影。(资料图片)

标签: 红军;江浦;洪岩;江浦县委旧址;抗日先遣队;烈士墓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