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投资500万元的上虞区丰惠镇北门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站投入使用,并成为全区首个垃圾分类研学实践基地。“这个设计日处理能力10吨的大家伙,每天能大把大把‘吃’进易腐垃圾,15天后‘吐’出有机肥料,通过检测,质量合格的就可以供村民们种花养草。”丰惠镇区委组织员吴桑桑告诉记者。
北门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站交付使用,彻底解决了西溪湖、三溪等12个行政村5818户农户的易腐垃圾处置难题。“以前,易腐垃圾只能用来喂家畜、家禽,甚至是倒在地里,任其慢慢腐烂,会产生异味。”该资源化处置站负责人说,处置站的核心技术是采用微生物发酵堆肥技术,“加工形成有机肥后,就闻不到臭味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面广,需要长距离运输,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引起二次污染。而经“全电化”绿色处理生产出来有机肥,减量化、资源化效益显著。
不过,易腐垃圾资源处置机对前道的垃圾分拣工作要求严苛。“比如,常见的笋壳,不容易发酵,就需要分拣出来。”分拣员说,如何准确分拣易腐垃圾,考验大家的恒心和耐心。为此,处置站准备推行一项激励机制:对源头垃圾进行精准分拣的群众优先赠送有机肥,让大家受惠珍惜资源带来的“福利”。“我们还准备让其成为一个垃圾分类的宣教点,让学生和居民现场了解垃圾如何精准分类,终端又是怎么进行处置的。”丰惠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丰惠镇围绕打造垃圾分类“点线面”闭环,全镇所有行政村的易腐垃圾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点线面”就是围绕以三溪村、西湖村为核心的示范点,线就是人民路至老街示范街区,面就是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站。
每天清晨,丰惠镇三溪村的垃圾分拣员就将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桶开盖后,放置在清运车数据读取台,垃圾分类桶重量、分类情况照片在短短5秒内生成并上传至系统,分拣员对其依空桶、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分类,这些数据也在管理平台实时生成,全村分类参与率、合格率、生活垃圾量等一目了然,并与区级系统数据共享。
据介绍,每户农户的分类垃圾桶都植入了芯片,变得很“聪明”:实名认证、垃圾量测定、分类数据自动收集。智慧分类系统将每月自动生成报表和计算每户农户获得积分,农户可在“绿币超市”消费积分,换取超市商品。
人民路至老街打造垃圾分类示范街区,难度在于沿街商铺多,流动性大。为此,丰惠镇采用“两手抓”办法,一手抓入户宣传,一对一指导垃圾分类;一手抓摊销部分沿街垃圾点,改为上门收集垃圾,收到了实效。
在此基础上,全镇生活垃圾实行闭环式长效管理。每月初由全体机关干部按联片对各行政村开展交叉督考,对垃圾桶规范摆放、垃圾投放质量、宣传氛围等重点督考,反馈问题清单与评分,要求各行政村一周内完成销号并进行每日通报,月中由镇聘请的第三方再次下村进行整改核实和检查,如发现问题,该镇相关单位将再次下发整改通知至各行政村并通报。
“办公室坐不牢了!”南源村党总支书记倪国民说,自5月底以来,他每天用脚步丈量,已拍下286张照片,由相关村干部“按图索骥”销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