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下来了,终于降下来了!”7月28日21时50分,绍兴越城区滨海新区联合应急指挥中心,当监控平台显示绍兴越城区主要内河水位监测站——绍兴南门站水位降至保证水位4.5米以下时,现场一片欢呼。此时,绍兴古城水位超警戒线已经90多个小时。
守护千年古城,越城义不容辞。“相对于‘抗’,我们更侧重于‘防’,让古城有充分准备抵御非常态冲击,实现从‘抗灾’向‘耐灾’的转变。”越城区委书记金晓明说。
在这样的理念下,“烟花”散去之后,古城9.09平方公里内,173处文物无一进水,没有发生严重内涝灾害,百姓生活也未受太大影响。
术精
打出战涝组合拳
“烟花”肆虐,天降暴雨。7月25日零时,南门站水位突破警戒水位4.3米后持续上涨,到台风登陆舟山前的12时15分,已升至4.57米。大水围城,形势严峻。
“绍兴古城有2500多年建城史,古城范围内有各级各类文物173处,一旦发生严重内涝,影响巨大,损失不可估量。”越城区文广旅游局局长周志红面色凝重。
相关部门分析研判后认为,古城环城河水位上升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上游平水江水库泄洪量加大;二是强降雨导致古城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积水;三是萧甬铁路排水南北不畅,且排水通道上工程围堰较多,成为河道行洪的梗阻。
随即,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区防汛抗台指挥部一体化运作的古城内涝疏解领导小组成立,一套“控、排、疏”古城战涝组合拳打出。
滞洪,如何调控?
从7月24日起,平水江水库大坝持续泄洪。至7月26日下午2点,累计泄洪400多万立方米。
上游来水加大,古城防内涝压力倍增。“从7月21日下午开始,我们就启动绍兴平原河网预排预泄工作,最低处水位3.2米,接近死水位,为即将到来的强降雨腾出空间。”越城区水利局副局长杨朝军说,随着台风登陆后雨量明显增加,水位快速上涨,越城区紧急关闭了4个古城入水口,并通过下游曹娥江大闸,精准把握涨潮退潮时间,抢抓时间窗口,及时开闭闸门,实现联防联排。
排水,是否及时?
“周主任,我们小区进水了,该怎么办?”7月26日早晨6点多,一位居民向越城区府山街道西小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丽丽求助。随着古城内河水位上涨,部分城市低洼居民区发生河水倒灌。
越城区水利、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作战。一方面采用强排泵车、水泵、消防车等设备,对螺蛳畈、迎恩门、府山桥3个泵站由内河向环城河强排,将内河与环城河水位差控制在0.1米。另一方面,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进水小区采用填沙包强堵,并实施强排。
堵点,怎么疏通?
“台风来临前,我们对古城积水点进行了全面摸排,拆除一处河道施工围堰或河道渔箔就销号一个,确保外围排水通道畅通。”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俞科军说,此前局里早已备足“兵器”,向杭州市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等合作单位借调大功率强排车和排水泵。前几天,这些强排设备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为守护古城出了大力。
器利
筑起“智慧堤坝”
“萧甬铁路两侧水位差过大,尽快去处理。”7月25日一早,越城区滨海新区联合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发现积水情况后,马上通知有关人员前往现场处置。
经实地查勘,查明是大帝山立交桥下的围堰导致平水东江泄洪主通道严重受阻。越城区第一时间联系市城投集团打通主通道,使平水东江泄洪流速迅速恢复,南北水位差迅速下降至10厘米,避免了古城内涝。
与以往不同,这次越城的防汛防台更加“智慧”。近年来,越城区加快推动防灾减灾从依靠经验向依靠数字化现代化手段、综合集成多种防控体系转变,提升全域精密智控能力,这才有了与“烟花”争分夺秒的能力。
提前排查隐患、实时监测预警、调动救援物资……这一次,越城区各类数字化防控平台“各显神通”,智慧赋能、服务联动,筑起一道实时、精准、多维的防台“智慧堤坝”。
防汛防台,很大程度上是治水。越城区水利局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今年初升级完善了区智慧水文防汛信息系统,涵盖水灾害防御、江河湖库保护等多种功能模块,集成全区1238条河道水位监测数据及应急管理预警信息。借助智慧巡河GIS动态监管平台,在台风来临前,区水利局就对古城河道展开拉网式数字巡河,实现积水点精准定位、24小时动态监测。同时,马海闸和马山闸等泵闸站也实现数字化远程智控,管理员动动手指就能泄洪,至7月27日累计排水1200万立方米。
跨部门数据联动,让越城防汛抗台“靶向施策”能力得到提升。去年越城区投入300多万元建成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将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气象、公安等多部门数据归集到一起。
“以前台风天我们一般要实地巡查,发现、反馈问题都需要时间,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配合。现在有了数字化平台,利用智能感应设备,哪里有积水、哪里有内涝,几公里内有多少救援力量、多少避灾点、多少物资,全都一目了然,反应以‘秒’计算。”越城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科科长王海祥对“数字大脑”赞不绝口。
7月26日,古城内2个小区进水,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及时发出预警,越城区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调派5000余个沙包和200余台水泵实施强堵、强排。古城阵地固若金汤。
功深
建设“韧性城市”
“烟花”散去,却留给守城人诸多思考。相比2013年台风“菲特”致古城严重内涝,他们更加坚信:防灾减灾,须始于暴风骤雨前。
随着古城保护利用快速推进,近年来,众多项目、资金和基础设施等资源进一步向古城集中,一旦发生灾害,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也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古城内日益复杂的立体交通网络、明年将开通的人流密集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各类深埋管线网络、多层地下车库和人防设施等,都对古城防灾减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我国‘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我们正努力把古城建设成为能有效应对各类事故灾难的‘韧性之城’。”金晓明说,“让古城更具‘韧性’,包括城市空间布局更合理、组织动员更顺畅、治理方式更有效等,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古城‘免疫力’,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
增强古城“免疫力”,需要苦练内功,久久为功。
为提高河湖蓄水量,从2016年起,越城区对所有平原河网进行清淤,总计清淤1100万立方米,大大提高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2017年以来,又着手改善城市排水能力,全力推进新三江闸、马山闸、曹娥江东排、曹娥江综合整治等省级“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和重大水利项目。2020年度全区完成水利投资10.03亿元,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此次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是对前期备战工作和水利工程的检验。”越城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夏志清说。
防内涝,古城排水系统如何“未雨绸缪”?越城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淼华拿出了一份古城老旧小区改造名单。“2016年以来,越城区一直在做海绵城市有关工程——‘污水零直排’。古城内塔山、府山街道的150个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提升了管网排涝能力,同时我们还对城区雨污水管网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这也是此次古城排水系统‘脉络’不堵塞、有积水无污水的原因。”胡淼华说。
眼下,《越城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规划》已正式发布,计划到2030年,全区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届时,古城管网蓄水排涝能力将得到成倍提高。
极端天气考验城市韧性。面对越来越多非传统风险提出的新挑战,越城预在平时、防在长远,让千年古城风韵长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