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预勤,1979年带领长兴县狄家㘰村村民迈出了浙江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步,揭开了浙江农村改革的序幕。数十年时光荏苒,从改变田野到走出田野,再到回归田野,徐预勤身上不变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正是这种热爱,让喝“头口水”的狄家㘰村发展得有声有色,更让浙江广阔乡野翻天覆地。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世琪 朱彦超 县委报道组 张泽民)深秋,长兴县狄家㘰村南,收割机正在收割田里最后一片稻谷,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摇摆,稻香弥漫在空气中。
69岁的徐预勤站在田垄上,望着这片田野出神。39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狄家㘰村,作为长城公社狄家㘰村大队第二生产队队长的他将这片土地分给社员,迈出浙江联产承包的第一步。春去秋来,播种收获,多年来,这片土地见证着农民生活的变迁,徐预勤置身其中,演绎着农民与田野的故事……
徐预勤对狄家㘰村的田野充满感情,如今还时常到田间走走看看。 拍友 王斌 张泽民 摄
/ 改变田野 /
1979年11月,对狄家㘰村大队第二生产队来说是一场“凛冬”。因油菜秧下种时机不对,加上天气寒冷干燥,生产队种下的36亩油菜大面积冻死,不仅无法完成第二年的种植任务,社员自己吃的油也难以保证。
徐预勤拄着锄头站在田边,紧锁眉头。那时农民吃的是“大锅饭”,人人都认为“油菜秧冻死了,组织总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但这一次,生产大队也犯了愁,冻害面积太大,整个长兴的田地里都没啥好消息,每个公社都很拮据,去哪搞这么多秧苗?
百般无奈之时,一条广播传入徐预勤的耳朵:“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消息似惊雷,劈穿愁云。
“试试看吧,无论怎么样油菜总得种下去!小岗村能包产到户,狄家㘰村为什么不能?”徐预勤拿定主意,把36亩油菜田分给社员承包。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在当时,整个浙江尚无联产承包先例,这“头口水”喝到肚里,是苦是甜,没人知道。但这次,“第一个吃螃蟹”的徐预勤尝到了鲜,农民的希望也从这片田野间冉冉升起。
“联产到劳”立竿见影,田一分下去,社员们想尽一切办法弄油菜秧。有的去跟亲戚讨,有的连夜去安吉那边挑过来,没几天,36亩油菜田就全部补种上了。而以前有秧的时候,也要种上个把月。第二年春天,第二生产队的油菜籽总产量翻了一番。
“晒场都不够用了,村民们拿出蚕匾、凉席、床单,统统晒满了油菜籽。”这是徐预勤至今难忘的场面,每户自留油菜籽榨出来的油吃不完,又送给亲戚朋友。
但生产队的做法并没有被认可,县领导一句“‘联产到劳’是在搞资本主义”把徐预勤推到风口浪尖。
“我是个两腿插泥的农民,只知道搞好生产,让村民有饭吃。要担责任的话,我一个人担了。”农民出身的徐预勤知道,农民需要的是什么。
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农村。改变,是大势所趋。
1981年5月28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联产到劳真灵”》的文章。“联产到劳,联到哪里哪里灵。”很快传遍浙江大地,狄家㘰村的田地间一下子挤满了来自全省的考察人员,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浙江迅速推广开来。
迈出浙江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步的狄家㘰村,农业生产面貌焕然一新。图为80年代初,狄家㘰村村民在田间劳作(资料图片)。
/ 走出田野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后几年,徐预勤一直在家种田,农闲时节还出去干点别的活,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村的风气面貌悄然变化,被“绑”在土地上的浙江农民也开始慢慢走出田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村民们都想着挣更多的钱,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经商……”徐预勤回忆道,那几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下海经商、进城务工的浪潮。
徐预勤看着村民们一个个往外跑,心里直痒痒。1994年,机会终于来了。
“老徐,要不要去上海闯一闯。”一次,徐预勤接到老朋友的电话,短暂的交流后,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浙江长兴长城经营部,专门经营上海和长兴两地的石灰水泥运输业务。
那个曾经迈出联产承包第一步,给农民带来希望的徐预勤满怀着致富的梦想离开了这片难以割舍的土地,迈出新的一步。这一次,他成了农民“走出去”队伍中的一员。
敢闯敢拼的徐预勤很快便在上海码头小有名气,昔日的农村带头人成了码头老板。“在码头上工作很辛苦,但是赚得多,还积累了很多客户,认识了很多朋友。”徐预勤说。
收入越来越高,但走出田野的徐预勤始终忘不了田野带给他的一切。1998年,怀恋故乡的徐预勤回到湖州,从事运输行业。“这里离家近,心里踏实。”回到湖州的他,工作不忙时就会回到狄家㘰村,到那片油菜田走走看看。
油菜、水稻、紫苏……作物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徐预勤来说,这片地还是梦开始的那片地。
狄家㘰村在农业上做出了大文章。图为2018年5月,狄家㘰村村民在种植基地收获紫苏。 拍友 张泽民 王斌 摄
/ 回归田野 /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浙江乡野变了样,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纷纷回乡创业。2006年,57岁的徐预勤也重新回到了狄家㘰村。
尽管位于以工业著称的长兴,但并不便利的交通让狄家㘰村这些年来始终以农业发展为主。在外打拼多年、见惯高楼大厦的徐预勤对狄家㘰村的田野充满感情,年事已高的他重新投身农业发展:“自己的地都流转给了大户,只能给大户出谋划策,过过嘴瘾。”
徐预勤只是嘴上说说,对田野爱得深沉的他根本闲不住。走进徐预勤的小院,正在晾晒的稻谷铺了一地,这些稻谷都是徐预勤连襟家的收成。回乡以后,连襟家仅有的几亩稻田成了他的“根据地”,闲来无事就往田里跑。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家院子里栽了柿子树和金桔树。农闲时,摘摘柿子、看看金桔成了他消磨时光的乐趣。
“农业是根本,看着狄家㘰村还有这么多田地,我心里就踏实。”徐预勤说,镇村干部常来跟他讨论狄家㘰村的农业发展,每次他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守住这些土地,这些都是良田。
如今,田野还是那片田野,但一股创新的风吹出了新气象、吹出了新希望。专注农业发展的狄家㘰村做出了大文章,现代农业、农旅结合做得有声有色,芦笋大棚拔地而起,早稻晚稻颗粒饱满,紫苏基地紫得发亮,水蜜桃挂上枝头……靠农业致富的梦想在狄家㘰村照进现实。
现在,狄家㘰村农业种植面积达2200多亩,村里建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500亩蔬果基地,年产值超过500万元。2017年,狄家㘰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万元。村口“浙江省联产承包第一村”的大字熠熠生辉。
徐预勤的梦想实现了,狄家㘰村农民的梦想实现了,浙江农业发展的梦想也实现了,这一切都源于39年前,在狄家㘰村播下的那颗“联产到劳”的火种。
“如果没有我,总有人会迈出这一步。”现在的徐预勤,就住在当年那片油菜田边,闲来无事,总会去田间走走,回想曾经的峥嵘岁月,他总是轻描淡写。
他从未想过要在历史中留下痕迹,他在意的是,那一年的改变带给狄家㘰村的大丰收和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以及他跟这片希望升起的田野之间永远无法割舍的情结。
守好这片土地
记者 王世琪
39年前,徐预勤带领村民迈出浙江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步。希望播种在田野,狄家㘰村迎来丰收的喜悦,浙江农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日子一去不返。
这关键的一步,是偶然,也是必然。徐预勤是一个先行者,在他背后,是无数浙江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农业发展自然禀赋并不突出。千百年来,浙江农民始终守着这片土地,一茬一茬的作物见证着浙江农民的付出和进取,诠释着浙江农业发展的成绩。这一切,是浙江农民迈出关键一步、浙江农业实现长足发展的源动力。
时至今日,浙江农民仍在土地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新故事,那颗播种在狄家㘰村田野里的希望种子,正在浙江大地上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农产品卖向全国;特色农业有声有色,区域品牌走俏市场;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农业发展前景吸引大批新农人回乡创业……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浙江田野间铺展开来——2017年,浙江省粮食总产量为768.6万吨,比上年增长2.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956元,比上年增长9.1%。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