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意义的长久,都在启发之间。说到范仲淹,人们自然会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与名记《岳阳楼记》,那深切的家国情怀为千古士大夫们立下了为官为人的典范。
却鲜有人知,在创作《岳阳楼记》的八年前,在绍兴做知州时,范仲淹曾写过一篇《清白堂记》,其中的为官之道“清白而有德义”,是他忧乐天下思想的发端,更在此后的千年之间不断滋养着这片土地的清廉文化。
一
1038年,范仲淹被贬到越州(今绍兴)任知州时已经50岁了。被权相吕夷简扣上众多罪名,已是天命之年的范仲淹,在贬黜之路上经过十余州,“无一人出迎者”。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范仲淹始终心怀在其位则要有所为的态度,做了许多令人铭记的事。
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越州在卧龙山麓建设了稽山书院,延请聘名学者石待旦、李泰伯前来讲课。自此越州大兴办学之风,而稽山书院,则吸引了朱熹等名人大儒来此讲学,并始终延续文化基因,成了绍兴的一座地标。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百姓;为民之心,当关心民生疾苦。
范仲淹在越州时,有个叫孙居中的民曹因病逝世,子女幼小,家境贫寒。范仲淹拿了大半年的工资来资助他的遗孀与子女,雇船派人送其灵柩回乡,还为他们写了首诗:“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便是孤儿寡妇船。”范仲淹告诉他们,如果沿路守吏检查,就给他们看这首诗,申请放行。
怜贫济困,体恤百姓,慷慨如此,心细如此。
范仲淹在越州只待了一年多时间,离开越州后,人们曾建“希范亭”于龙山,在州府门口立起“百代师表”牌坊,又建祠堂以纪念这位父母官。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始终践行一种人生态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官则造福一方,为将则保土安民,为相则改革弊政,被朱熹赞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千古文人最高的评价“文正”,范仲淹当之无愧。
二
范仲淹在绍兴做了很多事,但如果要说最重要的贡献,那或许是一口涌流千年的“清白泉”。
当时,越州郡府坐落在府山南麓,山上荒草凄凄,藤萝密布。
有一天,范仲淹在此掀起了一场环境整治运动,当仆役把野草割掉时,发现了一口废井。范仲淹请人把井中泥沼清除掉,把井建好,三天后,发现水涌不绝,色泽清白。取水泡茶,香甜无比。
发现一眼好井,范仲淹非常惊喜,将其命名为清白井。又在井旁建一小亭,谓之清白亭,并改凉堂为清白堂,作《清白堂记》,三百余字。
在堂记中,范仲淹详细记载了此事经过,称赞井水所守不迁、所施不私,清白而有德义,可以做为官者为师者的楷模。
“所守不迁”,就是坚定信念,坚守原则;“所施不私”,则是清白做人,不徇私情。他寄语登临此亭、居住此堂的官员,要坚守“清白”,不要辱了清白泉之名。
以“井德”喻 “官德”,告诉大家,理天下,如同理井,不治就会百废不兴;好好治理,就会清流不断。
而范仲淹也始终以此自勉。《言行拾遗事录》记载,范仲淹每晚睡前都会反思当日所花费的与所做之事是否相称,只有对得起自己的内心才能安睡。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真诚做官、清白做事的品格。
当年的亭台楼阁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这一泓井水却涌流至今。
近年来,绍兴修复了清白堂,重建清白亭,亭上“清白”二字的牌匾,就来自范仲淹的手迹。
亭柱上刻一联:“钱清地古思刘宠,泉白堂虚忆范公”,取自同样在绍兴为官的南宋状元王十朋的一首绝句《清白堂》,全诗后两句为:“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一贤风。”
三
前文对联中提到的刘宠,就是东汉时期有名的“一钱太守”。
刘宠上任会稽太守后,整治官吏,抚恤百姓,三年下来,物阜民泰,政绩卓著。他被调任赴京做官时,众多百姓前来相送,为表感谢以钱相赠。刘宠再三推辞,但盛情难却,最后象征性地收了每人一文钱。一出山阴县界,他就把钱投进江里,真正一钱不取。后人为纪念他,就将此江改名为“钱清江”。
越地历来清官廉吏辈出,而范仲淹知越州时大力倡导的“清白德义”,影响这片土地千年。
在贪腐风气较为严重的北宋,越地却始终清廉之风高扬,此后也是清官廉吏层出不穷,这与范公严以律己、严肃政纪、严明吏治密不可分。
朱熹曾说:“本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作成起来也。”范仲淹和他后世的追随者们,留给绍兴的,正是那一缕流淌千年从未间断的清廉文脉。
2014年,绍兴正式提出将“清白泉”作为清廉文化品牌,总结提炼出 “清白廉洁、 润泽廉政” 的时代精神,并于2018年注册商标。越剧《傲雪芬芳》、莲花落《清风颂》、《新时代清风廉路图》百米长卷……以文述廉,以诗咏廉,当地以植根群众的传统艺术形态奏响新时代廉曲。
“清白泉”已不再只是那一眼泉水,而逐渐成为具有高辨识度、高认知度、高美誉度的特色品牌,贯通各项廉洁文化创建活动,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润泽着越州大地。
如今,人们走进绍兴的全省首个“清廉馆”,会看到“自古清气满越州”“勤廉为民践初心”“激浊扬清谱华章”三个篇章。在其间,人们可以寻到历代廉洁楷模的所思所悟,可以看到清廉之城的生动实践,可以从中寻求到“修身”“洗心”之力。
时光流转,清白泉始终甘甜清冽,不曾改变模样,一如范仲淹的忧乐天下与清白德义,在之江大地穿越千年,成为这片土地上闪烁而澄澈的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