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新动向三:套用“直销”模式
对“传销”二字讳莫如深,自2006年雅芳获得第一张中国的直销牌照后,传销组织更是大肆借用“直销”口号拉拢成员入会。
“我被邀请去参加了一个在宾馆召开的推介会,会上主办方介绍他们全面的直销模式,会后我购买了一份产品试用效果,结果就成了他们的会员。”不明就里的葛先生说起一年前误入传销的经历,后怕地指出传销“包装得越来越冠冕堂皇”。
作为一名IT公司的销售代表,葛先生也经常参加各类商务活动,在他看来,那次经历也类似。“主办方根本不提‘传销’二字,从介绍的营销模式里也丝毫找不到传销的影子。听介绍,公司是一家跨国背景的企业,有着清晰的协作团队和庞大的销售网络。在谈到未来发展时,主办方还称不久就能在股票市场上市。”正是被描绘的公司扎实的基础和发展的潜力使葛先生放弃了原先的工作。
传销一改早些时候把会员软禁在宿舍里的暴力做法,而以写字楼培训会、宾馆推介会等高级商务活动形式出现,出入自由的做法让很多人放松警惕。不过,辨别此类传销也很容易,朱建军处长介绍,此类“商务活动”一定要由组织里的人带领着才能进门。
传销新动向四:拉拢“专业人员”撑腰
昨天召开的浙江省工商局打击传销执法实务公示会透露,近来参与传销的人员构成更为复杂化,参与者的年龄向低龄化发展,最小的传销参与者才17岁。其中,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政府公务员、教师、医生等是近来传销组织十分器重的会员。
“我从未替传销组织卖出一份产品,但传销组织给我很高的待遇。”在某大学任生物系教授的黄先生透露。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在每次培训时,替传销组织介绍产品的特点。其实,作为知名大学生物系的教授,黄先生的一句话给传销组织带去不可估量的价值。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成为传销组织争相拉拢的香饽饽,因为他们的身份就是说服力,且都具有较广泛的人脉。
而大学生、退伍军人需要社会实践、找工作的急切心理也正好被传销组织利用,传销在形式上给予参与人“销售经理”、“业务经理”等职务,一旦发展成功下线或售出产品,还能获得丰厚奖励,使参与人误以为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原先传销较多出现于农村、文化较低人士、老人身上,现在传销几经改头换面后有了华丽外表,也使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上当。因此可以认为,传销的危害性正在逐步加大,遏制传销刻不容缓。”打击传销执法会表示。
传销典型案例评析
A、传销人数呈金字塔增长
案例:通过发展会员,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付上线报酬的形式进行肽产品推销,2006年6月起,温州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传销之路。消费者必须购买或消费一定金额来取得贵宾卡、银卡、金卡和钻石卡会员,并发展下线会员。高级别的会员可从发展的下线会员中获得“双翼奖、耕耘奖、股东奖、体会消费奖”等各种奖励,分别获得参与区级健康会馆、市级健康会馆、地区级健康会馆和省级健康会馆的资格(从区级到省级会馆代表会员级别由低增高),高级别健康会馆可从低级别健康会馆的销售业绩中获得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物流补贴”等开展经营活动。
认定:2007年4月,该公司的传销行为被温州市工商局、公安局依法查处,现场扣留该公司专门用于传销的电脑8台,账册一批及肽口服液产品4252盒,肽康美容套装1270盒;并依法查封了该公司的网络服务器。该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被公安部门以涉嫌非法经营罪依法刑事拘留,2007年5月被温州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工商点评:传销的规模日益增大,涉及人员众多。此案被查到的在省内的涉案人员多达2000余人,而事实上,还涉及到温州以外、浙江以外的人员,估计总数超过万人。通过不断地发展下线,传销组织就像一座“金字塔”。然而,只有顶端的少数成员通过发展下线及下线的销售业绩获得高额报酬,而更多处于“金字塔”底端的会员只有掏钱买产品或缴纳会费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