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提交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初审的《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明确提出,政府对待小商小贩不应是一味的围追堵截,而应该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空间。(6月4日新华网)
为了打造城市形象,各地一直以来都把严管小商贩作为重点,于是,我们常常看到,街头的小商贩被城管人员撵得四处躲藏,小商贩的经营工具被没收甚至被砸。由此引发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不是城管人员将小商贩打翻在地,就是小商贩将城管人员打得鼻青脸肿。这既有违执法理念,也不符合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损害政府形象。
小商贩随意占用城市道路等公共场所,确实影响市容,破坏环境卫生。可小商贩大多属于社会困难群体,对其进行“围追堵截”,使得其生存空间更加逼仄,这必然引起其激烈对抗。现在,浙江从实际需要出发,为小商贩提供必要的空间,营造了依法行政的良好环境,必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首先,有利于方便市民生活。小商贩之所以能够存在,关键还是社会对其有需求。比如,擦皮鞋的、修自行车的,市民都需要,如果没有了他们,人们生活会很不方便,有时甚至会误事。给小商贩提供生存空间,就是为市民提供方便,不仅小商贩高兴,广大市民也欢迎。
其次,有利于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许多小商贩走街串巷,是为生计所迫,一个小推车可能就是其一家的希望,还有的小商贩,失业不失志,不给政府添负担,他们背着工具箱在街头吆喝,原本应该得到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其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应该得到肯定。
再次,有利于改善小商贩与城管对立的局面。据了解,目前浙江省一些地方已经出台规定,在一定时间、地点,允许有关人员从事一些临时经营。这种做法符合以人为本要求,应当予以推广。小商贩的管理一直是令城管头疼的问题,给小商贩必要的生存空间,减少了城管与小商贩的对立,城管暴力执法的现象少了,小商贩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这样的和谐执法局面,不仅城管和小商贩愿意看到,而且广大市民也愿意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