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现场,嘉宾陈诗达(左)、魏明(中)解答市民和博友的提问 |
浙江在线01月17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 农村人什么时候能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同城同待遇”为什么这么难,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
这些问题,都和一个词有关:城乡统筹。
昨天12:30至13:30,青年时报联合新华网浙江频道、FM93交通之声推出的大型对话平台——“省两会·市民议政厅”,聚焦了这个看上去很“远”,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和你我切身相关的话题——城乡统筹。
2010年底,杭州、衢州、嘉兴、绍兴4城市启动异地就医“一卡通”,意味着一张社保卡“漫游”杭州湾的时代已经到来!但遗憾的是,由于“户口”的问题,在出生、成长、受教育、就业、结婚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很多方面,城乡统筹并未全面覆盖,这使得“同城同待遇”依旧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昨天举行的第二场“省两会·市民议政厅”,以“城乡统筹”为主题,邀请参与“城乡统筹”操作的政府官员、资深专家、热心市民和网友,就城乡统筹的难点、热点,畅谈自己的看法。
主要嘉宾
省政协委员、湖州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湖州市委会主委、湖州市卫生局副局长魏明
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诗达
焦点1一卡通
从“一卡通”看城乡统筹难
“十二五”末有望实现社保一卡通
2010年底,浙江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一卡通”工程启动,首批试点城市为衢州、嘉兴、绍兴与杭州。参加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在4个试点城市跨市就医购药,通过全省“一卡通”平台实现异地直接联网结算。
这意味着曾经“绍兴市民到杭州医院看病,需要先垫付医药费,再凭发票回绍兴报销”的状况一去不返,如今在绍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到杭州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可以直接使用新社保卡刷卡付费买药。虽然如今在四个试点城市跨市就医能直接刷卡付费,但这四个城市的参保户依旧不能享受相同医保待遇。
从“医保一卡通”的全省推广中,我们隐约就能看到城乡统筹相对的问题与障碍。
在魏明看来,虽然如今四个城市的医保能实现一卡通,但要真正实现同城同待遇,甚至跨城同待遇,还要迈过两道坎。“第一障碍是政策,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化结构,城市与农村各方面待遇差异很大,依据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地区的医疗报销比例也不同。”
第二个则是技术性问题。“浙江大部分地市有三重形式的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地市三种医保的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都不同,这样四个城市有十二种方式。”魏明说,现在的设想是先把每个地市的三种医保纳为一种,然后通过这种医保,来实现“全省医疗一卡通”。
魏明称,乐观的话,全省“社保一卡通”应该能在“十二五”末实现。
焦点2户口
“农转非”后又欲“非转农”
关键是剥离户口背后的权利差异
今年浙江省“两会”期间,致公党浙江省委提交了《立足三农,夯实基础,加快推进我省农村城市化》的提案。提案指出,现在“农转非”意愿下降,甚至出现“非转农”热潮,城里人把户口迁到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受到阻碍。
农村户口牵扯的利益种种,让曾经削尖脑袋往城市里钻的人,想着法子把自己户口再落回到农村里。“义乌最近出了一系列规定,对符合规定的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可将户口迁回农村,当地的户籍返乡潮随之而生。”陈诗达称,如今的户口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涉及到的社保、待遇以及其他保障都有所不同,这直接说明如今户籍制度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在陈诗达看来,我国二元社会的形成与户籍制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958年,我们国家颁布实施了户口等级条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政府管制。居民被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陈诗达称,而此后的各种政策都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可以说建立了两套“经济和社会制度”,比如土地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和社保制度等,最终形成了“城乡断裂”的一种社会。“户籍制度改革的缓慢,也必然会影响到城乡统筹的进程。”
“但城乡二元化发展到今天,城乡统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户口问题。”陈诗达说,如果不剥离户口背后隐藏的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的不平等,不为城乡均衡地提供基本服务,就不可能全面实现城乡统筹。
“成都和重庆的全国城乡统筹试点,我个人认为成都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农民进城入户不以收回土地为条件,甚至是不附带任何条件。”陈诗达说,这样农民可以自由在城镇职工社保和城乡居民社保之间做选择,这两者的缴费比例不太一样。“有人说,这样农民进城就不再是光脚进城,而是穿衣进城了。”
焦点3变相圈地
城乡统筹其实是变相征地?
应避免统地不统民的尴尬问题
“城乡统筹”是否容易变味成“变相征地”?这个“尖锐”的质疑,在昨天被很多人提及。直播现场,市民代表程寅生问:从一些报道上看到,有专家称这(城乡统筹)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征地,这个现象应该怎么看?微博平台上,也有很多网友在讨论关于城乡统筹是否属于变相征地的话题。
“为避免这个问题,要做三方面的工作:避免各级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转变政府的职能;城乡统筹要协调发展,要把关注民生问题放在首位。”陈诗达说,城乡统筹要避免“统地不统民”的尴尬,只有让农民真正实现市民化,城乡统筹才能健康发展。
“这种行为,肯定不属于正确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就是城乡一体化,主要是加快农村的发展,让农民增收,缩小城乡的差距。”魏明认为,城市化过程中应该有三点,即以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合理的规划设置;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农民的利益。
魏明说:“加快城市化建设,包括小城镇建设,在变市民的过程中,让农民变成市民,不仅仅是土地变过来,而且还要有产业带动。”
焦点4湖州模式
“最浙江”的农村城市化模式
湖州城乡差距远低于全省水平
六年前,浙江省湖州市举办城乡统筹规划高层论坛,开幕式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这个论坛之所以放在湖州,是因为湖州在城乡统筹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工作已经先行一步而且富有成效。
近年来,湖州在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平衡的新路子中,积极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空间布局一体化,产业分工一体化,服务功能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进步一体化。可以说,湖州市正在探索一条“最浙江”的农村城市化模式。
数据显示:2010年,湖州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为1.98∶1,浙江为2.4∶1,全国为3.3∶1。可见,湖州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湖州是较早开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地方,目前为止,湖州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在全省达成共识。”在魏明看来,一方面是钱包要厚实,要有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硬件服务也要“给力”,“比如医疗,要让农村的医疗水平跟上城市的发展。”
在这几年城乡统筹建设中,湖州积累了很多经验,魏明认为,值得推广的主要集中在三块基础性工作:其一,大力推进效益农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快增加农民的收入;其二,大力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其三,政策扶持下,让大量城市的优质资源“入乡”。
推进效益农业方面,湖州市与浙江大学合作“1381行动计划”,通过三大平台、八大工程与百个重大项目,来教农民赚钱,带动农村致富。“湖州的农民,比周边地市的农民富。城乡差距自然也比周边城市小。”
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湖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同时,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等方面也得到切实提升。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特别是医疗卫生方面,湖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社会资源方面,湖州有七百多个规范的社区服务站,全部是由政府补贴建成,农民在这里可以现场刷卡看病,这张卡在村里、乡里、县里甚至市级医院都可以用。另外,湖州市政府、卫生局出台政策,整合城市医院定点资源,鼓励技术好的医生定期“进村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