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20日讯(记者 徐晓)“莫买车,行路难。小路堵,大路瘫。奔驰车,比牛慢。二里路,走半天。莫买车,停车难。大小车,停满院。放不下,停路边。停车场,死要钱。”
面对杭州市区行车难、停车难的老大难问题,有网友在微博中的搞怪透着无奈,这篇“最给力的三字经”也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
来自杭州市车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07年底,杭州市区汽车保有量为40.3万辆;2008年底,这个数字是46.55万辆;而到了2010年底,这个数字猛增至69.15万辆。同样可以确信的是,就在今年,不出意外,80万辆亦将轻松越过。
仅仅3年时间,杭州市区多了近29万辆车,汽车保有量猛增70%。2010年13.8万辆车上路,每个月的增长量超过1万辆。
在省“两会”期间,行车难、停车难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问题。1月17日,出席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会议的代表们,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杭州代表团一组围绕“交通拥堵”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董事长钟天华和杭州市建委主任杨军两位省人大代表,甚至为五年后杭州的交通状况“打赌”。
最近几天,记者采访了部分省“两会”代表委员,他们纷纷为杭州市区道路的“两难”问题献计献策。
第一计:“无中生有”
大力实施道路建设工程
现状:城市版图急速扩张,交通压力陡增
说起杭州的交通,没有人不皱眉,早晚高峰马路上的车辆让人们对远距离居住规划化的梦想破灭。一边是急速扩张的城市版图,另一边则是不够通畅的交通枢纽,南北纵线只有上塘中河高架一条道,东西横线只有留石快速路,城郊板块不得不为高昂的交通成本买单。
目前,杭州所有南北交通,主要依靠一桥、二桥、三桥、四桥、庆春路过江隧道通过,这些区域不但要承担所有到达城里的交通,还要承担穿越性交通,导致秋涛路、艮山路、中河路压力特别大。
问计:大力实施道路建设工程
“等地铁造好,加上公共交通系统,出行分担率能达到47%,各区1公里以上河道有192条,市民还可以坐船出行。”杨军相信未来杭州的交通一定能越来越好,新中东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后市民出行方式将是多种多样的。
此外,杨军还透露了今年市建委将实施的道路建设工程。“今年,杭州将实施‘232’工程,就是建设两条快速路、三条行车隧道和整治两条道路。”杨军表示,杭州的交通也将变得四通八达。
所谓准快速路,即近期对一些没条件建快速路的道路,先综合整治,譬如拓宽道路、减少交叉口、中间设中央隔离带,避免车辆随意调头等,以提升它的交通功能,类似文一路。
据了解,两条快速路分别是德胜快速路和南北向的秋石高架工程;三条隧道分别是,从紫荆港穿过梅岭到达之江路、从体育场路穿贴沙河到昙花庵路、从环城北路穿过中河高架到达凯旋路上;需要整治的两条道路是延安路和西湖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