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9日讯(记者 李利)教育资源匮乏、创业条件落后、生产资料不平衡是直接导致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记者曾听到一位农民企业家这样说,“我们不怕吃苦,也不怕竞争。我们要的只是一个通道,一条能为快速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的通道。”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吕省长把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大幅增加“三农”投入作为2011年的政府工作重点之一。不约而同的是,不少政协委员的提案也在关注农村问题,希望能与更多的农民朋友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投入,让孩子有幼儿园可上
目前,国家在实施教育“十一五”规划时,已经将普及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到议事日程。
“然而我省很多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还很薄弱,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协委员郜海燕这次带来的提案就是希望加大农村的学前教育投入。
郜海燕表示,现在农村公办幼儿园数量很少,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冒出了一批无基本办园条件,没经过任何审批、注册的“地下幼托点”。这些幼托点基本是家庭作坊式经营,食品和消防安全都存在隐患;教师素质更是低下,能哄住孩子就行。然而这些不合规范的幼托点,一旦被取缔,就会导致很多幼儿无园可上,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也因此在管理上陷入了“两难”境地。
“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郜海燕建议,普及学前教育要确立农村优先,“济困”与“普惠”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在国家财政性教育预算中应单项列支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逐年增长。探索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对各乡镇和各部门进行目标考核,绝不能让农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加强技能培训,让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
2010年的五一劳动节,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让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对于庞大的外来务工群体,如何实现体面劳动,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有调查表明,农民在外出打工前,没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有50.92%,拥有中级技能证书的仅为6.05%。而参加工作以后,超过90%的农民工愿意接受技能培训。所以拥有一项技能,是体面劳动的第一步。
在这次两会上,团省委就建议人力社保部门,加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就业方面的政策宣传,建立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协调机制。用具体的、实质的、可行的措施,培训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让他们真正实现体面劳动。
破解农民创业融资难题,搭建农村致富快速通道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稳步增长,2009年更是率先突破万元大关。但是,农业仍是弱质产业,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从事农业工作多年的省政协委员方丽槐颇有感触。
“我经常下乡与农民兄弟交流,他们提得最多的还是小额贷款的事情。”方丽槐说,“当前,我省农民对发展现代种养殖业、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很高,农民朋友对小额贷款的需求普遍高涨,而在客观上全省农村金融服务力量却不足,信贷产品少,放贷门槛高,申领周期长,难解农民燃眉之急。还有许多金融机构不愿或不敢过多涉足“三农”小额贷款。农民贷款难问题很突出,已经成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的瓶颈。”
为此,方丽槐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中重点是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模式。联保贷款不需要实质性财产抵押,贷款手续简便,联保农户既是贷款的使用者,又是贷款的监督者,目前这一模式正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