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如今在义乌外来工中日渐盛行。近日,我们来到义乌,只见普法宣传栏、文明礼仪标语等随处可见。孝子祠社区党委书记黄以法说,外来工参加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后,上班时是生产能手,下班后便是楼道长,为社区文明建设出力。
这仅是义乌市让70多万外来工尽快融入城市所采取的措施之一。近年来,该市还为外来工提供社会礼仪、生活礼仪、职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学法,遇到纠纷选择理性
“初来乍到,你们先看看法律知识手册,了解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日前,笔者在浙江芬莉袜业公司采访时,刚好遇上北苑派出所副所长傅军在检查治安,并向外来工发放《外来建设者法律知识宣传手册》。
让外来工学法、懂法,已成为义乌人的共识。江西民工晓洲刚来义乌时,因一时找不到工作,偷起了自行车。在派出所对其作出处理后,石桥外来人口协管员荣锦多次与其谈心,还帮他找了一份工作。
义乌市劳动部门还和乡镇、街道合作办班,帮助外来工掌握劳动技能,学习法律知识、社会公德、文明礼仪。今年以来,该市已有3万多名外来工得到培训。
今年5月,当地几个工地相继发生事故,造成几名外来工死亡。在以往,这极易引起纠纷。但这些经过培训的外来工选择了理性的处理方式。经过多方协商,纠纷得到调解。死者家属说:“外来工有事不能靠拳头,还是找政府靠得牢。”
明礼,融入城市的关键一步
义乌经济发展了,环境变美了,但公众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义乌市认识到,如果仅重视本地人文明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外来工,要想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各项目标是不可能的。
四川籍民工张清对此深有体会。她说:“只有外来工也投身到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义乌才会变成一个文明和谐的城市。这也是外来工融入城市的关键一步。”
义乌市妇联等主办的文明礼仪巡演首场活动走进外来工最为集中的北苑工业区。近万名外来工将舞台团团围住,3000册文明礼仪知识手册发放一空。
别小看一场演出、一本宣传手册,作用可不小。大陈万宝制衣公司外来工姚明花讲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外来工小李上班迟到,作为车间主任,她按规定开了罚单。当时,小李很生气,还威胁她。小姚学过文明礼仪知识,对此没有计较,反而心平气和地劝导对方:“我相信你不会作出违法的事。你远在家乡的亲人和我一样,不希望你在外闯祸。”事后,小李主动认错,说:“上次我对你说了些过激的话。这几天,我参加了培训班,对照文明礼仪手册,觉得自己错了。我向你道歉。”
行动,积极倡导文明礼仪
在义乌市最近开展的文明劝导活动中,外来工也积极参与。“女娃,请莫闯红灯!”“老板,车辆请别占人行道!”……一支支南腔北调的外来工劝导队出现在街头巷尾,他们还向行人发放一份份《中华道德歌》、《诚信文录一百则》、日常生活七大礼仪宣传单及文明礼仪倡议书。戴着“文明劝导员”袖套的江西民工吴传说,城市文明不仅义乌本地人要带头,外来工也要自觉遵守。
被称为民工英雄的黄道笑,是一个知法明礼的先进典型。他因见义勇为,不幸被歹徒刺中心脏。广大市民闻讯后,纷纷自发买来鲜花和礼品到医院看望黄道笑。市政府相关部门还承担了所有的医疗费用。出院时,这位河南民工自豪地说:“我爱义乌,这里就是我的家,我愿为义乌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