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正文
3.15民生调查:舌尖上的安全①
网上商城购买食品隐患多 消费者如何维权成难题
2014年03月07日 13:54:00

  浙江在线杭州3月7日讯(记者 王黎婧 实习记者 丁波) 网购食品已经成为当下年轻群体时尚生活的一部分,鼠标轻轻一点,武汉的鸭脖、台湾的榴莲酥、海南的大椰子也都能很快送上门来。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消费纠纷也增多了起来,不少消费者觉得,与线下购物相比,网购维权要累得多。

  近日,浙江在线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网上销售的食品监管存在不少问题,而网购食品的质量安全更是令人担忧。我们将和网友分享真实案例,详细为您解析网购食品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乱象1:网上店铺混杂非官方店铺也能得到认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但据记者了解,国家只对实体食品店铺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有明确要求,但对于没有实体店只有网络虚拟店铺的经营户,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办证法律依据。

  以淘宝网为例,记者从杭州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淘宝网大量经营食品的店铺并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食品许可证或流通证,这也是目前很多消费者担心网店正规与否的主要问题。

  除了店铺售卖食物资格混乱外,店铺的认证也存在诸多问题。在某商城,一些店铺,既不属于生产厂家的直营店,也不是品牌的旗舰店,但却获得了相关产品的销售权。

  乱象2:品牌店铺也有问题商品“自制”产品其实“三无”

  2013年11月,唐女士在某品牌网店购买了两只鸡,在到期前一个半月,唐女士打开包装后发现鸡骨旁边的肉呈黄色,并且已经变味,无法食用。而该产品的两层包装并未出现破损。虽然是在品牌店铺里购买的产品,质量依旧出现了问题。作为品牌的忠实顾客,她表示自己非常失望。

  还有一些食品店铺销售的是“自制产品”,顾客拿到货物之后,发现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也就是常说的“三无产品”,不少消费者都表示难以接受。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搜索“自制零食”,共有7.5万件商品。这些自制食品,只有部分来自是拥有实体店的厂家,大部分产品都产自不具规模的卖家,其生产资格和产品质量都很难得到保证。

  对于网上销售的自制食品,我国尚未将其纳入管控范围。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在网上买这些自制食品,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可以出具相关证件的网店。

  乱象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消费者维权之路坎坷

  赵先生在某商城购买了价值260元的减肥咖啡,其妻子食用后出现严重程度的腹泻。他向该商城申请投诉,对方要求赵先生出具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处罚书才能帮其维权。因食品公司在天津,赵先生只能把食品和发票一并寄到天津食品药品监督局进行检测。

  半年后,当赵先生收到了来自天津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反馈,该食品公司已经做登报处理并逃逸。商城也称时间已过维权3个月的维权期限,无法处理。

  在网购投诉中,因为投诉对象的投诉地和消费者所在地不同,许多消费者都遇到了这样的困扰。

  而就在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在其发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中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发生违法行为的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对于其中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其违法行为由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

  虽然投诉地有了明文规定,但对网购纠纷其他方面的监管,还有大量的空白。如何切实保障网购中消费者的权益,看来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详细的法律法规。

  乱象4:快递业紧随网购发展行业规范却难跟上

  姜女士在某网站购买了12罐牛奶,共165.96元,收到货后发现其中8罐破损,姜女士通过各种途径,最终查询到因牛奶在快递运送点就出现了破损。

  与姜女士相同的遭遇并不罕见,买卖行为本身不存在问题,却在物流上遇到了麻烦。快递业在运货过程中的不规范,困扰了许多商家和消费者。

  而事实上,2012年国家就出台了快递行业的“新国标”。虽然条例对快递服务的各方面都做出了细化规定,但快递和买家、卖家之间的矛盾依然不断,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并未有显著的提升。

  
来源: 原创 作者: 记者 王黎婧 实习记者 丁波 编辑: 王霄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浙江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