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台州“葱油饼”大姐自传出书 记录与命运抗争的一生
2014年03月20日 14:11:19

赵林在煎葱油饼

  浙江在线台州3月20日讯 (记者 汪洋 通讯员 喻益杰 ) 在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石捣臼村,说起赵林的名字,村民们几乎无人不知。那是因为这个以卖“葱油饼”为生的大姐,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完成了两部20万字左右的长篇小说。

  年近五旬的赵林说,她这一辈子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受了不少的苦。但让她感到安慰地是,自己有幸结识了文学,在阅读和写作的世界里,她能够忘却苦痛,获得精神上的超脱。

  初次离家闯荡历经艰辛

  记者见到赵林是在她家里。当时她正收拾碗筷,不停地在厨房和客厅之间来回穿梭,而她用以谋生的葱油饼小推车就停在门前,上面放着一个液化气瓶和煎饼炉子。

  见到有人来采访,赵林有些拘谨。她坐在桌子前,因受过冻伤而红肿粗糙的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她低着头或者眼睛望着桌面,似乎她所讲的内容都是在说给自己听。

  赵林说,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书中所写的故事都是她经历过的辛酸往事。她最近完成的两部长篇小说,《蚁群》记录的是她年轻时的打工生活,而《庄稼人》则是对她儿时农村生活的回忆。

  赵林1966年出身在安徽六安市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四。15岁那年,赵林得了一种叫做紫癜的病,后来病情加重转化成了肾炎。由于家里贫穷,没钱吃药,赵林的病一直拖了四五年才治好。因为吃了不少激素药,她身材一度发胖,变得很臃肿,那时候她19岁。

  后来,有同村姐妹告诉她说,上海是个好地方,那里工厂林立,挣钱的机会很多,比在家里种地好多了。听朋友这么一描述,赵林很是心动。21岁的赵林不顾家人阻拦,毅然决定离家闯荡。

  然而,在大上海,她根本找不到工作,游荡了一个多月,她身上的钱都花光了,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好在有几个老乡,赵林只好硬着头皮挨个去别人那里蹭饭,过了一段近乎乞丐般的生活。

  一个多月之后,赵林终于找到了一份做抛光的工作。那时每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而且到处都是灰尘。虽然一个月能够挣到200块左右,但是她做了不到两年就辞职了。之后,赵林又回到了安徽老家种地,干了很多繁重的农活,还拾过大粪,直到两年后再次离家出走,来到了浙江台州黄岩区,一呆就是20多年。

  经历两次婚姻,她仍孑然一身

  促使赵林第二次离家出走的,是她不幸的婚姻。

  赵林说,她从上海回到安徽后,经家里人介绍,嫁给了临乡的一个男人,并和这个男人生活了一年多,生下一个女儿。

  “对于这段婚姻,我只能用屈辱两个字来形容。”回忆起20多年前的事情,赵林仍然显得情绪很激动。她说,自己是从外地嫁过去的,所以经常受丈夫一家人的欺负和打骂,而她的丈夫,她评价是一个神经有问题的人。

  由于受不了这种生活,赵林生下孩子后便离开了丈夫,将孩子寄养到自己父母那里,然后再次离家。这一次,她来到了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之后再次嫁人,在新前街道石捣臼村生活至今。

  赵林的第二段婚姻其实也算不上幸福,丈夫特别喜欢抽烟喝酒,每天都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赵林说,和第二任丈夫生活了20多年,不用说浪漫了,就连说话的机会都很少。

  “不过他人还好,在一起过日子踏实,她最后走的时候我真是难过,虽然平时一直都平平淡淡的。”赵林说,丈夫烟酒过度,又一直在石材厂做工,长期吸入粉尘,最后得了肺癌,去年去世的。

  一生与贫穷和苦难抗争

  回忆前半生的生活,赵林说,自己始终没能摆脱贫穷的阴影,她的一生就是一部与贫穷和苦难抗争的历史。

  赵林第二次离家出走之后,来到了台州黄岩,之后在塑料厂找到了一份打机工的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一个月可以挣350块钱。赵林说,这个收入是当时安徽地区工厂收入的两倍。为了多挣点钱,她放假时还帮别人抬过棺材、扫过马路。赵林回忆说,抬一次棺材可以挣一百多。

  打工两三年之后,赵林再次嫁人。由于夫家贫穷,当时家里所有的财产只有赵林带过来的14000元钱。两人靠着这点钱,再加上找亲戚朋友借的10000元,建了一幢三层高的楼房。

  结婚之后,赵林不再去塑料厂打工,而是做起了卖葱油饼的生意。每天早上4点钟,赵林便起床了,然后推着葱油饼车到工厂和学校门口叫卖。赵林上午卖完后回来为一家人做午饭,下午继续上街,一直到晚上6点多才回家。回家之后还要为一家人做饭、洗衣,每天晚上要忙到深夜才睡觉。

  卖葱油饼的生意,赵林一做就是20多年,风霜雪雨从来都不曾间断。期间,她和丈夫还清了建房的借款,供养一双儿女上学,丈夫治病也花了不少钱。

  丈夫去世之后,家庭的重担就完全落在了赵林一个人的肩膀上。目前,赵林的女儿25岁,待业在家。儿子19岁,在大学里学计算机专业,每年的花费要3万多元,她肩上的担子还非常沉重。

  出版自传体纪实小说

  在赵林的卧室里,除了一台电脑、一张床和一套简易柜子之外,满眼望去就只剩下书了。在一堆堆书籍中,浙江在线记者发现其中有莫言、王小波、贾平凹的全套书籍,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甚至还有国外知名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赵林说,这些书籍她全部看过,尤其喜欢莫言和王小波,他们的书籍她反复看了好几遍。

  赵林说,她最喜欢现实主义的作品,尤其是描写农村生活题材的小说,因为书中的故事和她的生活环境接近,她能产生共鸣。

  赵林对阅读的爱好始于初中时候,不过当时书籍很少,她看得并不多。但是语文一直是她最擅长的科目,尤其是作文,她当时还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辍学之后,赵林很少有时间看书了,但是对于书籍仍然很喜欢,有时候她会在卖葱油饼的时候带上本书,空闲的时候翻翻。她曾经还尝试发表散文,并荣获《散文选刊》全国散文精锐奖。

  2010年,赵林学会了电脑,之后开始写文章,并阅读更多的书。那个时期,赵林的丈夫生病,两个孩子也需要照顾,生活的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

  “我感到痛苦的时候就去看书,那样我的灵魂会得到片刻的安宁。有时候,我沉浸到书中的故事里面,甚至会跟着一起笑起来,完全忘记了生活中的苦难。”赵林说,丈夫病重期间是她最痛苦的时候,但她仍然坚持读书,长篇小说《蚁群》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写的。

  回忆《蚁群》的创作过程,陈林说,写作很辛苦,她只能从繁重的日常生活中抽出空来写作。而且写作需要灵感,她有时候一天能写几千字,有时候又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文思枯竭的时候,她就去读书,从书中获得灵感。

  《蚁群》完成之后,北京团结出版社提出要帮赵林出版,将她的作品汇编在“长江文丛”中。出版费需要15000元钱,但是考虑到赵林的家庭情况,出版社主动提出减少了3000元出版费,为他印刷了1000本,还提出要来台州为她的新书举行首发仪式。

  赵林说,12000元对她来说仍然是一大笔费用,但是她愿意为了文学付出代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的写作记录的是自己的苦难,出版之后能有一种释然和欣慰的感觉。

  目前,赵林也把她的另一部小说《庄稼人》放到了网上,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有9000多次的点击量。

  赵林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她对自己的作品其实还不完全满意,尤其是觉得艺术表达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未来她会一直写下去,用很平淡的心去努力,争取在艺术水准上提高自己。

  “我从不打麻将,也不爱闲聊,我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写作。”赵林说,对于她来讲,阅读和写作已经成为她生命中的重要一部分,是让她感受希望和美好的最大动力。

  
来源: 原创 作者: 汪洋 喻益杰 编辑: 林佳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