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发布百岁老人最新数据 648人中女性占70%以上
年纪最大的是109岁的吴芝英奶奶,喜欢听歌看报看电视
2016年10月10日 09:33:39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张超 郑亿

吴奶奶午饭后的生活:听歌、看报、看电视。

  杭州市老龄工办在重阳节期间公布了今年杭州市老年人口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百岁以上老人的情况。(见右表)

  其中,杭州市年龄最大的百岁老人是吴芝英老奶奶,1908年5月出生,住在江干区,算起来,吴奶奶已经109岁了。

  看到记者,正在哼歌的吴奶奶指了指身边的座位,声音响亮地说:你坐!

  昨天是重阳节,我去了吴芝英奶奶家。

  吴奶奶家就在浙大华家池校区内,从凯旋路进去,沿着小区一直走到底,再拐个弯,就是吴奶奶住着的那一幢老居民楼。

  吴奶奶家住三楼,走过两层光照通透的楼梯,三楼左手边就是她家。

  保姆周阿姨给我开了门,走进家门,听到一阵音乐声,客厅茶几上,一只老人手机正在播着老歌,“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

  一位头发全白的老奶奶,坐在茶几边的红木沙发上,腿上盖着一件大衣,正跟着歌声在哼,看到我来,老奶奶缓缓抬起头,她嘴里的牙齿基本掉光了,只剩下一颗下牙齿,不过思维很清晰,用手指了指边上的座位,声音响亮地说了声:“你坐!”

  她就是吴芝英老奶奶。

  茶几上除了放音乐的手机,还有一小碟零食,两颗洗干净的葡萄,十来颗谷物燕麦可可球,就是经常给孩子泡牛奶当早餐的那种。

  这是吴奶奶下午的零食,葡萄原来有不少,盘里的两颗是她吃剩下的。

  过了一会,吴奶奶的二儿子祝大伯来了,他和弟弟每隔一个星期轮着上门照顾吴奶奶。祝大伯今年也82岁了,笑起来的声音也很洪亮。

  “老太太是最长寿的啦?我们都不知道。”

  吴奶奶1930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今北师大)英语系,毕业后随丈夫来到杭州的浙江省昆虫局,一起从事相关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随丈夫到当时迁往贵州的浙江大学,之后又返回杭州,在浙江大学夜校任教,1956年起,在浙江农学院图书馆工作,1972年退休。

  吴奶奶的耳朵已经听不太清楚了,儿子祝大伯俯下身子,贴着她的耳朵大声问,“今天开不开心啊?”

  吴奶奶咧开嘴哈哈大笑,不住点头。

  天晴喜欢到校园里逛一逛 雨天在家听音乐看报纸

  祝大伯说,别看妈妈这么大岁数了,身体条件特别好,这几年,都没有去过医院。别人家的老太太年纪大了可能就会窝在家里,吴奶奶却天天想着出门。

  祝大伯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说,“这几天天气不好,她出不去,心里难过死了。”

  天气好的时候,她会让周阿姨和祝大伯搀着,缓缓走下楼梯,坐上轮椅,被人推着去校园里转一转,最喜欢去的是百米开外的体育馆,那里经常会有退休的阿姨在跳舞,还有吴奶奶的老同事。每次去,吴奶奶都会跟老同事“聊天”。

  “其实也不是聊天了,大家都是听不清楚、说不清楚,就是去看看人,她还喜欢跟他们握手。”

  不能出去的时候,就像这几天,白天的日子就显得单调一些,坐在家里吃吃零食、听听歌、看看报纸的大标题。那个放音乐的老人手机是吴奶奶专属,里面都是她爱听的老歌,大部分是革命歌曲。

  祝大伯说,妈妈平时跟着家里人吃,菜场里碰着什么买什么就吃什么,但其实她对于吃也是有自己的喜好,比如爱吃口味稍重一点的,爱吃虾、爱吃鱼。

  去年,吴奶奶还经常自己一个人吃虾,家里人给她剥好壳,她一个人把虾塞进没有牙的嘴里,嚼上好一会儿,“咪咪味道”。

  今年开始,吴奶奶吃的饭,改用电动磨具打成稍微干一点的糊,这样她吃起来方便一些。

  昨天是重阳节,但对于吴奶奶也只是普通的一天。

  早上8点,周阿姨帮忙穿衣起床。之后,洗漱、喝牛奶、吃蛋糕,蛋糕是超市里买来的,一只有半个拳头大,一顿吃一个。

  午餐和晚餐通常由祝大伯买来,周阿姨烧。

  中午11点左右,是三个人的午饭时间。

  昨天中午,吃的是蒸老南瓜、炒青菜、榨菜炒肉丝。一小盘青菜中午就吃完了,客厅的饭桌上还剩下老南瓜和榨菜炒肉丝,两个碗用塑料盖盖着。

  晚餐在5点半开饭。

  重阳节晚上吃什么?周阿姨从屋里拿出一个塑料罐,罐头里装着一小半肉松。

  “我和大哥吃中午剩下的,老太太吃稀饭肉松。”

  吃完晚饭,周阿姨会给吴奶奶泡个脚。泡脚几乎是天天泡,用普通的脚盆倒上热水,每天十五分钟左右。除了泡脚,偶尔还会有钟点工上门,帮吴奶奶洗澡。

  晚上9点半,吴奶奶就休息了,周阿姨和吴奶奶同住一个房间,周阿姨在吴奶奶的床边支一张小床。祝大伯睡在另一个房间。

  吴奶奶家有三个卧室,另外一个卧室,是给每隔一个星期来轮班的三儿子准备的。

  截至今年10月,户籍在杭州市的百岁老人(1917年12月底前出生,含100虚岁)已达648人。 其中满100周岁的老人(1916年10月底前出生)371人。

  648位百岁老人(含100虚岁)中,男性183人;女性465人。

  371位满100周岁老人中,男性94人;女性277人。

  371位满100周岁人员中,上城区41人、下城区32人、江干区30人、拱墅区17人、西湖区47人、滨江区10人、名胜区3人、开发区2人、大江东11人、萧山区68人、余杭区32人、富阳区31人、桐庐县15人、淳安县7人、建德市15人、临安市10人。

  百岁老人是这样认定的

  问属相、猜辈分、看身份证

  昨天记者也咨询了杭州市老龄工办工作人员,像吴奶奶这样的百岁老人,在统计具体年龄时,用的什么方法?

  对方坦言,由于百岁老人出生在解放前,那会儿的户籍统计制度确实没有这么规范,民政部门做的统计,都是建立在老人后来持有的居民身份证上,通过身份证的出生日期,确认老人的年龄。

  既然百岁老人的认定全系于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那作为户籍管理部门的公安机关,在这方面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呢?

  昨天记者咨询了杭州市区与周边的几个城区、农村派出所,请那里的资深户籍民警谈谈感受。

  几位市区派出所的户籍警一致表示,百岁老人,或者涵盖面广一点,高龄老人,他们的出生年月认定问题,在市区范围内并不是一个多复杂的问题。

  杭州市区上世纪50年代,就建立起了详细的居民户籍档案,何年何月出生这些基本信息,只要是市区居民,登记都比较完善。这几十年户籍工作中,只需要沿用之前的信息即可。

  另外,在农村派出所方面,以临安地区为例,民警介绍说,临安公安是2000年后才从各乡镇政府手中全面接手了户籍管理工作。

  当时无论农村还是临安城区,户籍登记都不算太全面、完善,所以免不了大量的走访核实、补全。民警说,这个过程中,不少高龄老人记不清年纪的问题就表现出来了,有些农村地区甚至不用到高龄,五六十岁的村民也搞不清自己的出生年月。

  有单位的人还容易核查,村里务农为主的村民,我们也可以去走访他们的同辈、长辈,问出他们的年岁。但一些特别高龄的,周围长辈全部去世了,同辈也所剩无几,那就真的很难核实。

  民警说,老人记不清出生年份的,生肖属相能帮大忙。不管哪种情况,一个人的生肖属相是推断他出生年月的最有力依据。村里长辈或许说不清这人是几几年生的,但属什么多半记得,一些高龄老人,我们也可以靠他提供的属相来判断他的年纪。

 

标签: 百岁老人;重阳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