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恭在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大通桥站地底27米的隧道内施工作业。记者崔引摄
在闷热的隧道里,建筑工人每天上下班要步行2公里。
开栏语:昨天,我们迎来了新中国67岁生日。还有一群人,他们为了老百姓早日享受生活便利,不得不在节假日放弃休息,勤勤恳恳地坚守在岗位———
浙江在线10月2日讯 在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TJ3101标段项目工地,在三门湾大桥施工现场,在西线水库联网工程项目部,在宁波奥体中心建设工地……一群群建设者正在挥汗如雨地工作。
他们就是宁波市民生重点工程的建设者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走近这些民生重点工程,走近这群默默奉献的建设者,讲述他们的故事,聆听他们的心声,向劳动者致敬!
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甬江北最后一段———大通桥站折返线A基坑即将封顶,两台盾构机准备过江推进。
项目部经理仲汪洋兴冲冲地说,400多位建设者全部在岗。两台盾构机已在甬江底作业,整个过江长度约300米,是目前宁波轨道交通最长的过江段。趁着“十一”的好心情,工人们开足马力,让盾构机顺利过江!
“早一天建成,就早一天带给市民出行便利。”仲汪洋说。
除了吃喝拉撒,就不离开操作室
A基坑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建设者们在钢管密布的“丛林”里穿梭自如。当时的气温在30℃左右,虽是多云天气,但在工地仍比较闷热,工人们个个挥汗如雨,浑身湿漉漉的。
仲汪洋说,金秋时节算是最凉爽的,但在工地上干活没有不出汗的。虽然天气预报说有阵雨,但工地依然安排了工人用水笼头在洒水。仲汪洋说,这是为了保证工地的扬尘不影响周边的居民。
在距离A基坑不远处的盾构始发井,有两台行车正在工作。行车高达10多米,主要是配合盾构机施工,要将盾构机推出来的泥土及时清运到地面,操作员除了吃喝拉撒,上了操作室一般不轻易下来。而且盾构机一般是24小时作业,行车也是如此。
27米的盾构区间,加上行车本身的高度,操作员如置身云端。仲汪洋说,工人们都是训练有素的,他们工作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在外人看来很不起眼的一个走神,都极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从2015年1月1日开进工地到昨天,该项目部已安全施工639天了,未发生一次意外事故。
顶着热浪在隧道里工作
盾构区间的施工是最为艰苦的。因为其处于地下27米的隧道内,盾构机推进中产生的巨大热浪使里面的温度超过40℃。全副武装的工人们个个汗流浃背。
记者沿着4台陡峭的钢质楼梯拾级而下,小心翼翼地穿过了100多级台阶,终于到达地下盾构机区间。因为钢质楼梯陡峭而狭窄,记者到达时一直感到腿肚子在打颤。
而工人们进行盾构机操作还要在隧道里步行1公里左右,每天往返就是两公里。因为隧道里热浪袭身,戴着安全帽的头上时时有汗珠滚落下来,建设者们依然神情自若地劳作着。
江底土质非常坚硬,穿越阻力很大,盾构机推进变得十分艰难,还要时刻留心江底会出现的石头层,如有不期而遇的水柱则更让人担心。工人必须全神贯注。
记者看了看周边,除了轰鸣中的盾构机,满眼就是钢筋水泥了。不过,很快这里就会建成轨道交通3号线的站台,到时候就会有列车从这里呼啸而过。当人们置身于灯光明亮、清凉整洁的轨道交通站台和站厅时,有谁会想起这里挥汗如雨的建设场景呢?
儿子11年岁了,对父亲仍印象模糊
据了解,3号线一期土建工程至少有15个标段在施工,现在4号线土建也在全面进行,就在3天前5号线也已宣布开工。记者目睹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对整个轨道交通建设来说,除了土建以外,还有机电安装、铺轨、装修、辅绿等一系列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建设者们无数的汗水。
从宁波轨道交通开建第一天起,这些建设者们每天都上演着动人的“故事”。
前天,3号线一期工程TJ3101标段项目部总工的奶奶去世了,他匆匆去送老人最后一程,国庆节又回到了工地。就拿仲汪洋来说,他同济大学毕业,学的是地下建筑工程,从儿子出生那天起,他几乎都在工地,如今儿子11年岁了,孩子对他的印象却还是模糊的。
是的,正如汪洋所说,他们有家,又没有家:“人们团聚时,我们在工地;人们休息时,我们在作业……工程没有完成,我们就以工地为家!”
这就是建设者们的特殊生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