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笔底风雷 革命一生
——追忆《反杜林论》中译本作者吴亮平
2016年10月18日 03:20:11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金春华 通讯员 黄成峰 严世君

  吴亮平(1908年—1986年),曾名吴黎平,浙江奉化人。1925年五卅运动中任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总务部长,同年11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到江西瑞金,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任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上海市沪西区委书记、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领导小组成员、中共中央党校顾问等。1930年首次将《反杜林论》全书译成中文。著有《社会主义史》等著作。

  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金春华)潮起潮落的象山湾,孕育了无数英雄。

  港湾北岸,奉化莼湖镇一个叫吴家埠的村子,走出了一位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翻译家。

  他是国内首位完整翻译《反杜林论》的人;他是红色政权经济部门第一代负责人;斯诺采访毛泽东,他是两人的翻译;他主导创建的东安(密山)根据地,是东北根据地第一个后方战略基地;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参与组织领导我国大型化肥厂的建设……

  他就是被毛泽东评价“其功不下于大禹治水”的吴亮平。

  近日,记者来到奉化,寻访这位革命先辈的足迹,再现吴亮平人生4个重要的历史瞬间。

  经济建设实践家

  【瞬间一】 毛泽东看一看我就说:“你是吴亮平,《反杜林论》不就是你翻译的吗?”我说,是。他说:“这本书我看过好几遍了。今天碰到你,很高兴。”

  ——引自《吴亮平传》

  1932年11月,瑞金,时年24岁的吴亮平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反杜林论》中的理论问题,成为此后两人多次研讨的话题之一。

  说到这个瞬间,对吴亮平有所研究的奉化离休干部王舜祁在一大堆书籍中找出了《吴亮平传》。这是他研究吴亮平经常参考的书籍。“吴亮平是一位理论家,也是一位实践家。”王舜祁说,自1932年10月到达瑞金,吴亮平在中央苏区工作两年间,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推动苏区经济建设为主业。

  当年因国民党“围剿”和经济封锁,以及“左”倾冒险主义影响,各级苏维埃政府忽视经济建设,苏区已出现经济窒息。“毛泽东敏锐看到问题所在,提议设立国民经济部,统一领导和管理苏区经济建设。林伯渠知道吴亮平学过经济,推荐他出任副部长,后来又任部长。”王舜祁说,国民经济部由毛泽东直接领导,办公的院子又离毛泽东的住处很近,吴亮平多次跟毛泽东深入苏区农村调查。

  国民经济部实际存在并运行了18个月,不仅增加了苏区的储粮,还创建了多种模式的合作社,苏区农工业恢复发展,对外贸易突破了敌人的封锁。在支持革命战争同时,为红色政权之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1934年1月,在毛泽东提议下,吴亮平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做苏维埃建设报告。这是大会5个主要报告之一。吴亮平的能力由此可见。

  分裂主义的坚决反对者

  【瞬间二】 吴亮平请瞿秋白到他处吃饭,瞿秋白对吴亮平说:你们走了,祝你们一路顺利。……我们留下来的人,会努力工作的。

  ——引自《吴亮平传》

  “吴亮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期间,瞿秋白是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负责人,张闻天和吴亮平住隔壁。当时,王明搞宗派主义,吴亮平、张闻天坚持斗争,瞿秋白实事求是对王明作了严厉批评。”奉化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竺松民说,在瑞金,瞿秋白常在开完会后到吴亮平住处坐坐。

  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瞿秋白因病留在瑞金坚持游击战争。瞿秋白的临别赠言成为两人的永诀。

  长征途中,吴亮平先在红一军团任中央地方工作团主任。部队每到一处宿营地,他就率工作团成员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壮大红军队伍,日夜忙碌。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后,吴亮平调任红三军团宣传部长。在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一边,积极宣传贯彻北上抗日方针,揭露和批判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行为。长征后期,吴亮平又调任中央纵队秘书长。

  出色的翻译家

  【瞬间三】 那天我在保安街上碰到毛主席……他说,斯诺来了你知道吗?我说知道。他说,我要你翻译。我说,哪行呀?抓个驴子当马骑。他不答应:行的,就是你了。

  ——引自《吴亮平传》

  毛泽东对吴亮平“其功不下于大禹治水”的评价,理由之一是吴亮平作为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者,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其二就是这次翻译工作。

  保安现名志丹县,是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所在地。

  1936年,斯诺前后3次采访毛泽东,皆由吴亮平任翻译。“吴亮平精通英、俄、德语。采访时,斯诺先把问题列出来,吴亮平翻译好,毛泽东一一作答。斯诺按吴亮平的口译做笔记。”竺松民自豪地说,斯诺以此写成名著《西行漫记》,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并促使大批青年学生涌向延安。

  “吴亮平当时28岁,已是党内有一定声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王舜祁拿过一本《西行漫记》,翻到“‘真正的’红军”一章说,“你看,如果没有吴亮平力劝斯诺去前线,斯诺可能会错过零距离采访红军的机会。”

  对于此事,斯诺在书中回忆:“最使我感动的是,光是提到要到前线去,就在他这个久经锻炼的老布尔什维克和长征老战士身上引起了那样大的热情。”

  全家参与革命的前辈

  【瞬间四】 吴亮平离开上海去苏区前,曾秘密回家探望父母。他在天黑后悄悄进家门,天亮前又匆匆离开。为了避免被别人看到,家里的短工阿水公和舅舅用盖得严严实实的轿子把他抬到码头,送上船离开奉化。

  ——引自《吴亮平传》

  吴亮平的族人、71岁的吴绪明与记者聊起这个故事。

  吴家埠村内有很多条街,吴亮平家的房子坐落于下街。两层楼,木结构,一排六开间,门口的石块路长满苔藓。

  “吴亮平的爸爸吴忠瀛参加过北伐战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愤而弃职返乡,决意不与国民党合作。”吴绪明说,吴亮平有兄弟4人,他是长子,5岁进小学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2岁到上海南洋中学求学,开始阅读进步报刊。

  受吴亮平影响,吴家多人投身革命事业。特别是1938年4月,吴亮平的二弟良珂、三弟良璞和堂弟良琦秘密前往延安,在吴亮平安排下开始参加革命。

  “吴亮平是个非常和蔼、乐于助人的同志,是我们吴家埠的骄傲。”走在吴家嘎吱作响的木楼梯上,吴绪明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村里发展农业,都离不开吴亮平的帮助。如今,退休在家的吴绪明正准备和村里商量,筹建吴亮平故居。


标签: 革命;红军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