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谈到,“人生最大的两大痛苦,莫过于物质匮乏,精神空虚。”这句话放在今天,估计也会让很多人心有戚戚焉。事实上,相对于物质匮乏而言,精神空虚带给人的痛苦似乎更加难受。
因此,人类在追求物质幸福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对精神满足的向往。
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中国古人就懂得“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足而后追求精神富,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
170多年前,马克思设想出的共产主义是一个既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又实现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理想社会,他把物质和精神视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整体。
100多年前,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发出了“最好的生活状态是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感叹,在他看来精神上的丰盈胜过世间繁华。
然而,截至目前,什么是精神富有,没有人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怎样才算精神富有,也没有人拿出一个科学的评价,更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人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实现了精神富有。
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去理解。
一、精神富有是有待中国探索的新蓝海
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在思考和回应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诉求。特别是中国日益“强起来”以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极大满足,老百姓不仅对原来的“硬需求”有了更高期待,而且还有了更多追求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的“软需求”,“富口袋”和“富脑袋”同时被摆上了天平的两端。
苏联解体的悲剧印证过: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一旦思想防线被攻破,精神支柱被摧毁,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就在一夜之间。
中国的晚明时代也有过类似教训,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后,追求财富、崇尚消费、违礼越制成为社会风尚,上层建筑崩塌加快了王朝的颠覆。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西方的现代化走了一百多年,但始终没有走出追求物质膨胀的老路,导致精神危机如影随形。实现物质富裕早就不算什么新鲜课题,正是因为中国把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统一到现代化建设中,统一到人的全面发展之中,才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有了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
二、物质富有与精神富有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有人认为物欲的满足就能带来精神的富足。这个推论并不成立。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却也是吸毒率最高的国家,经济富足并没有使人摆脱精神的空虚,每年仍有超过10万人因吸食毒品过量而死亡,这个数据远比枪击和车祸死亡人数总和还高。
有人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耕耘好精神的沃土,何必陷于物质的追求,这也不对。说到底,精神富有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撑,离开物质谈精神,就是海市蜃楼式的空想。
尽管物质富有推论不出精神富有,但先进的思想文化反过来却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向上向善的精神激发昂扬的斗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能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目标,当这种精神情感融入血脉,我们立马就有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豪情。前段时间,上万人奋战5天战胜重庆山火,让我们感动的正是那浩荡的英雄气将人们凝聚起来,筑牢了“新的长城”。面对台风“梅花”,浙江坚持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一三四”防台宝典,打了一场防台大仗硬仗,实现了“人员无伤亡、灾害损失轻”的目标。
文化软实力可以转化为经济硬实力,精神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物质财富。比如我们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千年宋韵、红船精神等融入到产业建设、社会治理中,成功塑造了一批文化旅游IP,使文化产生了品牌价值、市场价值。
三、文化繁荣、文明进步是精神富有最直接的体现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强起来后,我们更要警惕物欲横流之下出现文化“荒漠”、精神“黑洞”。
比如一些年轻人中出现了躺平、佛系、内卷等颓废心态,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成为一部分人的人生信条。比如近些年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现象时有出现,部分学者研究学问不精深,追名逐利很投入。比如一些地方文化艺术影视作品产出不算少,但看似繁荣热闹,称得上精品力作的却乏善可陈。
我们既要穿透社会现象找到价值引导、思想引领的有效发力点,又要持之以恒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好家风涵养社风、民风,组织创作更多的文艺精品来提升人的文化素养,通过“以文化人”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社会文明是文化的展开。社会文明程度高不高,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富不富。近年来,高空抛物、高铁霸座、校园欺凌、编造和散布虚假信息、景区里乱涂乱刻等不文明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和单位的文明创建更多是为了“那块牌子”,“干部在干、群众在看”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里子”问题。让社会文明真正落下去,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两年浙江大力培育“浙江有礼”省域品牌,礼让斑马线慢直播“火”到上亿人围观,“公筷公勺”从入规入法到蔚然成风。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代言人,使得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精神富有有了一把标尺。
2021年4月,浙江开启“礼让斑马线、云上看文明”慢直播活动
四、精神富有不靠口号喊得响,要看群众体验好不好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多层面的,既要让“好看的皮囊”比比皆是,又要让“有趣的灵魂”处处发光。
我们常常提到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往往被直观地理解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现实中“三大差距”背后的精神文化差距却很难评估、很难衡量。事实上,经济发展好不好,数据可以说了算,精神体验好不好,还得人民说了算。
对于城市而言,缩小“精神差”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人们的幸福感不一定来源于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硬指标”做大做强,导致“钢筋水泥”抢占了居民的生活空间,“千城一面”割断了游子的乡土情结,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设施反而成了人们心心念念的“稀缺品”。
这方面,浙江作了一些探索,多年前温州开创的24小时不打烊自助城市书房就成为群众心灵的栖息地,湖州市的“城市文化客厅”“城市文化街景”让市民享受到公共文化空间带来的幸福。
对于农村而言,缩小“精神差”需要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城乡文化差距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文化设施的提供上,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城乡文化均衡意味着浙西南山区的畲族大妈和西湖文化广场的武林大妈享受着“无差别”的文化供给,有着同样的精神体验。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共同富裕的精神坐标就应该竖在哪里。
去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印发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市、县、乡三级公共文化设施覆盖达标率达到100%,“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这是浙江为实现人民群众精神富有作出的庄严承诺。
精神富有刚刚破题,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空白等着我们去填补。向着星辰大海奔赴,相信每一个努力前行的灵魂,都能拥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