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节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此时此刻,笔者脑海中浮现的,是杨万里诗中“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的丰收瑞兆,是辛弃疾词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风光,是陆游笔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美好年景......
从古至今,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勤劳务实的农民独具劳作之美,映照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种种向往。
“农,天下之大业也”。今天,趁着丰收节,我们来说说“浙”里“丰”景。
一
有个问题:何为“丰收”?
《辞海》对“丰收”作了这样的解释:庄稼生长旺盛、颗粒饱满,尽归仓廪。
据考证,“丰收”一词,从1700多年前的晋朝开始沿用至今。晋朝葛洪在他的《抱朴子·广譬》中如此描绘“丰收”:“而凡夫朝为蜩翼之善,夕望丘陵之益,犹立植黍稷,坐索於丰收也”。
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丰收的到来,不仅是对年景的描绘,更成为一种文化的意象,根植在我们古老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传承中。
随着时代变迁,丰收的内涵逐渐丰富、具象、厚重。到今天,丰收的意蕴,除了朝耕暮耘的田间农事,更多指向了农业文化的传承、农业价值功能的拓展。
当农耕时代渐行渐远,我们的生活愈加多姿多彩,有时也会忘却了曾经一路走来,那些最朴素、最寻常的美好。
而这,或许也是我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原因之一。
作为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丰收节不仅是一次节庆,更是一种温故、提醒和礼赞——对优秀传统文化、过往民俗的温故,对当代农业、农村、农民关注的提醒,对劳动精神的礼赞。
丰收往往来之不易。
尤其是今年的丰收,是建立在克服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局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应对南方局部严重高温干旱挑战等多种困难的基础上,更显弥足珍贵。
二
浙江农耕文化的源头,或可追溯至一万多年以前。
前天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一万多年前,上山人告别了山林洞穴的生存模式,走向旷野,开启了“一粒米”的漫漫征途,勾画出东亚地区历史长卷中令人惊叹的一笔。
与此同时,作为上山文化发源地的浙江,成为了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而稻作农业发展,从上山的“一粒米”出发,在浙江经历了令世界瞩目的四个阶段,也形成了上山、跨湖桥、河姆渡和良渚四种文化。它们分别代表了我国稻作农业发展的起源、发展、演进和成型阶段,被时间的长链串联起来。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稻作文化史,浙江占了半部。
然而,很多人知道,今天的浙江,在土地资源上有着先天不足,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6%,“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浙江的典型特征。
家底的薄弱,让浙江人对土地资源更加珍惜,更精心地投入,这让浙江不仅自古以来就拥有了“鱼米之乡”的美名,也让浙江人养成了对土地的敬畏,对农业的珍视。
三
时光荏苒,今昔巨变。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不断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
如今,农村早已不是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互联网铺在“田埂上”,无人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汗水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开着机器干农活。
浙江这片“丰”景里,载满高科技和高效率,也载满人们的幸福生活和希望。
2021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省农村人口已达1788万人。值得思考的是,丰收节到了第五个年头,该怎么给这个庞大群体过好节?
丰收不仅是物质上的丰盈,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获。
笔者注意到,今年浙江庆丰收活动中,与文化相关的就有很多。比如,农民故事大赛中,农民可以结合亲身体验,用自己的话语讲奋斗、话未来;美丽乡村农民龙狮大赛中,民间舞龙舞狮队伍同台竞技、切磋技艺;美丽乡村线上健康跑中,农民既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发现乡村之美,又可以强身健体......
丰收节不只是农村的仪式感,还是城乡间的紧密互动、融合。
趁着丰收节,浙江各地组织开展了多元化的产销对接和促消费活动,把优质特色产品推出去,把更多市场经济意识、现代生产要素等引进来;在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上,扎根农村、投身农业、建梦乡村的农创客呈现了乡村振兴的“华山论剑”。
丰收文化并非特定节日才有,而应融入日常、润物无声。
23日晚,央视丰收节晚会将精彩上演,晚会运用数字技术的舞蹈节目将带领观众走入南宋诗画佳作《耕织图》,沉浸式体验一次劳作丰收的田园牧歌。而在晚会主会场的嘉兴,村嫂摄影队用镜头捕捉农村丰收与希望的景象,拿下全国大奖;农民画“十姐妹”用画笔记录丰收的甜美和劳动的愉悦……一年四季,5000余支村级文艺团队和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重塑着嘉兴乡村文化格局。
稻谷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一切化作人们美好生活中的甜。岁月流转中,我们所阅的每一株稻穗的风姿,其实都是一部绵延万年的史诗,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密码,直至今天。
期待新时代的丰收礼赞,写在每个人的笑脸上,写在每个人的奋斗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