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5月14日讯 电大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年代产生的教育形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电大的生命力何在?这是近年来全国教育界在思考、探索的一个命题。
“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电大新的发展方向,浙江电大要成为浙江人终身学习的首选平台。”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方志刚教授说,电大要为学习者提供优质、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学习需求,就像一个大超市,各类群体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教育。
为此,浙江电大近年来实施两大战略推进:在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推进;在原来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向广阔农村、广大农民发展。
开放教育模式
衢州运输公司退休职工王三土,花甲之年重拾书本,把上电大读书作为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在衢州电大读完法学专科再读本科。去年,65岁的他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领到了律师资格证,成为衢州入行时年纪最大的律师。王三土说:“我到电大求学,一不为学历,二不为谋生,读书改变我的退休生活,是我最大的乐趣。以后如果有人请不起律师,我可以免费为他们服务。”
进校不受年龄限制,学习不受时间限制,电大因其灵活多样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受到好学的浙江人热捧。据统计,我省已连续4年每年有5万多名学生上电大,浙江电大招生总量、招生数与人口比均位居全国省级电大第二,目前在籍学生14.7万余人。近两年,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毕业学生7万余人,相当于同期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的近16%。在我省各级电大,有不少像王三土这样把学习当成终身享受的“老学生”,甚至有一家三代一起上电大的佳话。
培养新型农民
天台县平桥镇葛凌腾种的葡萄色美、味甜、粒匀,在远近出了名,他特别希望能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浙江电大开展的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给他创造了学习机会。2008年9月,葛凌腾报读了浙江电大天台学院园林技术大专班,每次授课,他都早早地从远离县城的种植园赶到学校,从不落下一堂课。去年底,葛凌腾的生态种植园成为我省电大系统首家农民大学生实践基地,葛凌腾这位农民大学生也当起了老师,在自己的葡萄园里给同班同学上实践课。
目前,我省各级电大已开设畜牧兽医、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等6个纯农专业以及农家乐经营等4个涉农专业,有1万多名农民在各级电大上学。为让农民大学生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浙江电大老师专门为农民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并把一些课程拍成直观的影视教材。据了解,目前已有2531人毕业,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浙江电大的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得到了省财政厅和省农办的大力支持,省财政每年全额资助1000名农民上电大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省财政还专门拿出180万元,计划今明两年在全省建设20个左右省级农民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以提高农民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开发社区教育
农民初次进城打工,怎样租房子,到哪儿找工作,特别希望有人指导。今后,他们只要到浙江社区教育网(http://www.zjce.edu.cn/)上看看动画片就能了解。浙江电大针对农民进城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开发了《进城务工人员指南》社区教育课程模块,把怎样签劳动合同、孩子在城里如何上学等八大问题,全部制作成动画片,供大家免费点击学习,这是电大为社区教育做的新尝试。
2008年1月,省编委批准浙江电大增挂“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电大教育开始向社区教育拓展。目前全省有10个市依托当地电大成立了社区大学或城市大学,设有电大的59个县(市、区)有47个依托当地电大成立了社区学院,全省依托电大的社区教育网络初步形成。据统计,近两年,浙江电大针对社区居民开设各类培训课程500多门,有77.6万余人次在电大接受各种教育培训。
所有课程资源向社会免费开放,是方志刚的理想。他说,随着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电大的课程资源最终要走向免费开放,要拿学历的在参加考试时按学分收费,不拿学历的,只要注册了,电大网上的课程资源随便学。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平台,是我省电大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