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7月1日讯 冒着迷蒙烟雨,瞻仰红船、重温入党誓词……6月25日,在禾经商多年、几天前刚刚入党的台州商人余守荣,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由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的“红船组织生活”。“我在嘉兴创业,一个人打拼多年,现在终于光荣入党了!最令我高兴的是,我加入了嘉兴台州商会党支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像余守荣所感受到的那样,嘉兴市台州商会党支部成立4年来,已成为300多名在禾台州籍经商人士心目中的温暖“娘家”。在支部共同学习提升,通过支部的连接纽带团结互助,有困难找支部……这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嘉兴市台州商会不断探索“商会+支部”模式,取得了出色成绩,成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乃至全市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一个优秀样本。
学习提升的精神后花园
商人要不要加强学习?“要,而且学习的愿望非常迫切!”嘉兴市台州商会党支部书记范永升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他说,希望通过党组织共同学习获得提升,这正是他们组建党支部的动因之一。企业家们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发家致富,现在市场瞬息万变,经商办企业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方针政策、政治经济形势,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在物质上日渐丰裕的商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不断提升。
嘉兴市台州商会成立于2005年10月,有368家会员单位。在党支部成立之前,商会所属会员企业中的23名党员,组织关系都在台州老家,基本上没时间回去过组织生活、参加集体学习。“我们成立一个党支部吧!”在商会会长会议上,不少会员纷纷提议。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北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嘉兴市台州商会在2006年3月组建党支部,为在禾的台州商人建起一个“新家”。
支部成立之初并不太顺利,一些台州人“故土难离”,转组织关系的愿望不强。然而,支部用富有吸引力的组织生活增强了凝聚力,他们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中心来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比如,以“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支部组织几十人次党员先后参加中央党校、省市党校、清华、浙大等学习班,组织大家讨论学习;针对商会会员基本上都是老板这个特点,支部每年开展“理想信念、廉政纪律”的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参观海南红色娘子军故乡、千岛湖、南湖等红色圣地;学习方式上,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分组座谈相结合、日常考察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
极具政治性、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的学习,受到了党员们的欢迎,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支部每月一次的活动、经常性的党课教育,党员参加的积极性高涨。商会党支部还首创了“预备党员转正考试制度”,激励党员加强自我学习。新党员余守荣在考试中取得了95分的好成绩。
排忧解难的“娘家人”
要真正体现党组织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必须“急会员之所急,想会员之所想”。商会党支部成立以来,一直把为会员排忧解难、帮助解决会员企业的实际困难、助推企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
2008年10月,商会会员奚项基经营的汽车轮胎经营部发生火灾,经济损失达到80多万元。商会党支部班子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救助,并发动党员捐款捐物,帮助他在短时间内恢复了经营。奚项基事后感激地说:“是党组织给我重新创业的机会!”
在2009年的金融风暴中,台州商会许多小企业在流动资金上出现困难。商会会长鲍康荣高度重视,他的天鸿投资担保公司与嘉兴市商业银行联手,先后为这些小企业融资2000多万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今年5月,海盐有个台州老板受到外地不法分子的敲诈、勒索,经营场所的门楼都被砸毁了,他无奈之下找到商会党支部,支部班子成员几次赴海盐出面交涉,平息了此事,维护了会员的合法权益……
“有困难找党支部”,这已经成为不少在禾台州籍商人的共识,也极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4年来,党支部新吸收预备党员9名,转正6名。同时,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下,嘉兴市台州商会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廉政制度、重大事件报告制度等相继制定,以保证支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回馈社会的先锋堡垒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先锋堡垒。嘉兴市台州商会党支部成立4年来,从新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入手,结合商会工作实践,把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以“商风”与“党风”契合、“商性”与“党性”结合、“商群”与“党群”调合、“商务”与“党务”融合的理念,教育引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服务地方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上创先争优,赢得了社会一致好评。
党员、商会副会长李先林1993年来嘉兴创业,先后办了几家企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嘉兴新居民孩子上学难。“我作为在嘉兴创业致富的新居民,有责任去帮助他们,来回报我的第二故乡。”就这样,李先林投资200多万元办了嘉兴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蓝天学校。迄今他已经在嘉兴办了3所民工子弟学校,接纳6000多名新居民子女就读,他还每年拿出50万至80万元补贴学校。
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开始,一些台州籍人士创办的企业经营困难,支部书记范永升带头承诺“不减薪、不裁员”,会员企业纷纷响应,在支部大会上也作出承诺,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要少、一个都不会少”的用工口号。2009年2月,支部发动会员企业提供了150多个工作岗位。
商会常务副会长蒋定飞,几年来在老家天台县造桥修路,为贫困学生捐款达几十万元;党员陈正财是浙江正益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商会党支部的积极鼓励下将公司总部从江西迁到嘉兴,服务嘉兴经济,该公司建造的28层“京润大厦”已成为秀洲区标志性建筑。在党支部的模范带动作用下,会员企业为汶川大地震缴纳几十万元特殊党费、资助失学儿童、赞助老年人体育事业、热心嘉兴公益……“不仅把企业办在嘉兴,更要把思想融入嘉兴”的回馈社会、服务地方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州籍企业家所接受。
(嘉兴日报 记者 杨洁 见习记者 张芬娟 通讯员 朱燕萍)
来源:嘉兴在线 作者:嘉兴日报 记者 杨 洁 见习记者 张芬娟 通讯员 朱燕萍
编辑:施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