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
努力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中创先争优
舟山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多渠道构建为民服务工作体系,推动基层党员服务群众重心下移,努力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中创先争优。
一、开通“民生服务流水线”,打造全覆盖的网络服务平台。以全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通过优化平台功能、完善服务流程、健全反馈机制,基本实现了一口受理、一网协同的“流水线”服务。目前,全市服务平台已为群众办结各类事项41643件,办结率达到99%以上。一是优化平台功能。在完善数据查询统计、工作交流、网上办事等功能的基础上,调整充实基础数据内容,增加居民特长、技能等个性化信息,增强了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开通短信互动功能,群众诉求和办理结果通过短信方式,实现了信息在服务团队与群众间的直接传导;实行办理事项分类处理,将群众诉求分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困难救助、农业生产建设、邻里纠纷等14种类型,实现了办理事项的对口流转。二是完善服务流程。群众诉求汇集到服务平台后,系统即自动受理,并按内容分类和流转程序传递给各职能部门限时办结,办结情况通过平台以短信方式或服务团队反馈给当事人。整个流程以网络信息平台为中转点,连接职能部门、服务团队和群众等三方,实现了民情的流转处理。三是健全反馈机制。通过工作交流平台,服务团队成员撰写民情日记,记录、上传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对办结情况进行网上点评,对基层党员干部为民办事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二、架设“民情恳谈快速路”,打造开放式的民意收集通道。在全市广泛开展“民情恳谈”活动,通过定期恳谈、定题恳谈、定员恳谈,实现民情民意的直接、快速和全面沟通对话,推动民情恳谈活动的实效化、制度化、常态化。一是开展“基层事务民情恳谈”活动。建立户代表会议制度,以本社区(村)共同生活的家庭户为单位,推选出一名最有议事能力的成员作为户代表。同时,通过社区(村)户代表会议、区域户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户代表会议等形式,对社区(村)财务收支、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意见建议落实情况等事项进行谈论,全面监督社区(村)事务。二是开展“为民解困民情恳谈”活动。由乡镇(街道)党委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网格服务团队成员与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座谈,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复。各县(区)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了“相约星期五、有话大家说”、“干部听民生、共说连心话”、“民情通议事会”等活动,结合重大项目建设、平安创建、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入到群众中开展真情恳谈。三是开展“政企联动民情恳谈”活动。围绕要素保障、政策扶持、帮扶解困等方面确定恳谈主题,由发改、经贸、财政等部门牵头,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恳谈,及时交办、落实责任,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该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围绕转型升级、政策法律、要素保障、市场拓展和帮困减负等5方面重点服务内容,联手推出60项服务活动,解决了一批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三、推行“一事一诺一评价”,构建互动型的满意度评价机制。全市基层党组织对为民服务的每一事项,都要实行公开承诺和双向打分,并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和监督,拓展了为民服务群众满意度评价渠道。一是注重扩大评价范围。在网格服务团队集中走访了解群众意见、建议,以及分发办理情况征求意见表的基础上,由村民代表、户代表对各类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进行讨论和评分。对涉及面广的问题,采取短信、公示的方式,通过民情恳谈会、设立公开信箱,提高群众知晓率。部分社区(村)还设立了网格服务团队走访公示窗,每个月公示服务团队走访次数、网格民情日记篇数、群众反映问题办结情况等,让更多群众发表意见。二是注重创新评价形式。根据为民服务事项所涉及的范围不同,通过团队自评、团队互评、群众评分等形式,对网格服务团队进行集中点评,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准存在的问题,积极予以改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注重发挥评价效用。每月将网格服务办事进度表进行上墙公示,让群众了解每一件网格服务的内容、解决情况和最终打分。对已解决的,及时公示解决的成效和时间;对暂时没处理好的,及时告知解决时间;解决不了的,及时与群众进行沟通。普陀区朱家尖街道推行网格联户“阳光党员”制度,采取社区(村)委班子点评、群众代表评议的方式,对每名党员“联户阳光手册”中记载的群众诉求解决情况进行考评,对不作为党员在社区(村)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