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 |
【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专刊】
危难之处显身手 破难攻坚创一流
——临海市援建指挥部党总支在
为四川营盘人民重建家园中创先争优
临海市对口援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营盘乡以来,指挥部党总支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让党员冲在最前面,顽强拼搏、克难攻坚,以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确保援川重建任务的顺利完成,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强核心 树典型 夯实创先争优基础促援建
指挥部党总支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完成援建任务的重要抓手。为此,专门建立“周一夜学制度”,坚持以理论学习强化党员创先争优意识。指挥部党总支书记、总指挥蒋定森带头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援建工作业务知识。并开展争当“五好党员”、“我向党组织靠拢,我为援建作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夯实党在援建工作中的基础,凝聚施工、监理人员的力量齐心协力促援建。同时,积极以典型示范带动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抓项目。党员、办公室副主任徐世卿和妻子陈芬芳放弃新婚蜜月,双双来到灾区,丈夫参与援建工作,妻子到营盘中心小学援教,得到省援建指挥部和青川县委的充分肯定,青川县委发出“开展向徐世卿、陈芬芳等同志学习的决定”,《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指挥部党总支及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徐世卿、陈芬芳学习,在指挥部上下形成了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勇担当 克难题 狠抓援建重点项目创先进
营盘乡中心小学和卫生院重建是省统筹援建项目,也是列入省援建指挥部“双百攻坚战”的首批重点项目。但营盘乡地处白龙湖腹心地带,是四川省唯一不通陆路的“孤岛之乡”,有山无石,有水无沙,各种建筑材料只能从青川县城运到营盘乡,必须经过三次汽车运输、两次摆渡,要顺利完成这两个重点项目难之又难。青川县某领导曾说:“在营盘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工期不延后还要看老天脸色,提前完成何其难啊!”
为保证两个重点援建项目顺利完工,指挥部党总支组织开展立功竞赛活动,发动党员带头,白天抢着干,晚上挑灯干,假日加班干。白天渡船紧张,他们就夜里从附近的金洞乡借船来运,有时遇到刮风下雨,白龙湖上风大浪大,十分危险。然而就是在这样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下,指挥部广大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连续奋战近200个日夜,抢运1000多船建材,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质量可靠的营盘中心小学和卫生院。其中重建营盘中心小学在全省援建青川49所学校项目中还创造出了“第一个验槽、第一个结顶、第一批落成、第一批交付使用”四个第一,校园画面作为全省援建成果典型在中央台新闻联播中播出。营盘中心小学校长丁绪国由衷地说:“我们做梦都没想到,临海援建干部仅半年就给我们建起了这么漂亮的学校。”
重民生 思民难 解决群众住房难题赢民心
“5·12”大地震给营盘乡的民生基础设施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特别是农房毁损严重,垮塌603户、3015间,严重受损1230户、10900间。急灾区群众之所急,想灾区群众之所盼,指挥部把农房重建作为最紧迫的民生工程,要求每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部深入一线指导农房重建,力争让灾区人民早日住上新房。党总支书记、总指挥蒋定森带头深入全乡11个村走访调研,广泛听取群众对农房重建的想法意见,发动群众参与项目规划。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与营盘乡党委沟通协作,因地制宜调整农房结构,大力推广抗震安全、造价低廉、建造较快、经济实用、生态环保的轻钢和钢木结构房屋,并采取“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方法,着重打造江岸、永红、新南3个农房重建示范点,带动全乡农房重建提前了两个月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其中江岸村在省援建指挥部和青川县共同实施的首批“十百工程”验收评比中被列为达标示范村,被广元市命名为市级生态村,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考察点,成为白龙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谋福祉 帮致富 拓展援建造福于民促发展
指挥部党总支把为群众谋福祉、帮百姓增富裕作为援建的重要使命,针对震后灾区群众生活、出行难题,专门安排约70%的自留资金投入灾区改水、修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先后投入400万元安装日处理240吨的一体化净水装置,铺设覆盖全乡1800多户的供水管网,解决震后灾区群众安全饮水和高峰等村期盼了10多年的饮水难题;投资420多万元修复建设乡村道路,改善灾区群众出行条件,得到了灾区群众的交口称赞。新南村村民韩某感激地说:“以前上街赶场要走三四个小时,现在公路通了,到场镇办事,不到一个小时就跑个来回,真是太感谢临海援建干部了!”
援建工程的顺利完工,解决了灾区群众的生活困难,但难以使他们从此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为此,指挥部党组织在援建过程中,“输血”与“造血”并重,积极拓展援建项目内容,大力实施产业援建,立足营盘依山傍水实际,积极扶持当地群众发展水产养殖业和食用菌种植业,在白河、江岸等6个村扶持建立水产养殖带,发展水产养殖大户70多户,新建标准网箱1200箱,新发展大鲵3000多尾,使全乡水产养殖规模达到了3000多箱,年产水产品5000多吨。在永红村扶持建设年产30万袋香菇的种植基地,带动全乡发展食用菌种植60多万袋,促进农民人均增收600多元。目前,营盘乡的水产养殖和食用菌种植规模均比震前翻了一番,带动1800多户农户走上了产业致富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