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完善“三大体系”强化农村党组织服务功能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宁波市镇海区积极构建符合城乡统筹要求的基层党建支持保障体系、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体系、基层干部队伍管理体系,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夯实基础、提供保障。
一、打造服务“红色港湾”,保障基层党组织有能力办事。一是建设标准化村级党员服务站。先后投入7600多万元,新建、改建和扩建原有设施7万多平方米,在全区60个行政村建成集活动、服务、议事等功能的村民服务中心。依托村民服务中心建立党员服务站,开展党务政策咨询、接纳群众入党申请、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困难党员帮扶等服务,并按不少于60平方米的标准配备党员活动室。如庄市街道万市徐村党员服务站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去年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多人次,解决问题60多个,被党员群众亲切地称为“红色港湾”。二是建设功能化区域党员服务中心。在镇海经济开发区、骆驼机电工业园、后海塘区域等功能区块建立区域党员服务中心,着力打造流动党员接纳地、非公企业党组织“孵化器”、非公企业党员人才“摇篮”。如后海塘区域党员服务中心投入建设资金70万元,覆盖区域内1.2万从业人员、180名党员,去年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0家,接纳流动党员70名。三是加大经费补助力度。村级组织工作经费根据总的人口规模,由区、镇(街道)两级按每人70元的标准补助,最低不少于15万元/村,区集体经济重点扶持村的补助额再增加30%。党员活动经费原则上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确定,最低不少于5000元/村。各项资金补助重点向农村、非公企业和区域性党组织倾斜。2010年区委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专项补助资金达100多万元。
二、统筹优质服务资源,牢固基层党组织发展本源。一是网络化结对,着力构建多方帮扶体系。通过“机关+村”、“企业+村”、“社区+村”、“园区+村”等方式,广泛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全区80个区级部门、24个社区、119家企业与60个村结对。同时,发挥镇海大工程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的优势,协调119家大工程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结对共建,累计落实共建项目108个,协议出资5278.9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085.1万元,改造农村基础设施21个,解决各类问题127个。如光明村与18家企业结对,最近5年直接为村里“输血”金额累计达800多万元。二是共赢式推进,深化党建经验互促共享。将农村党建中的“三级联创”、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民主决策等引入社区,将社区党建中的共驻共建、党员志愿服务、党务信息化等引入农村,整体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如总浦桥社区和沿山村相互借鉴经验,成立“党员老娘舅”、“党员能人库”,提升了群众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常态化运行,优化城乡资源统筹配置。为加快城乡党建资源要素统筹配置,整合提升城乡基层党组织功能和作用。建立城乡一体的领导联动、资源配置、人才流动以及考核激励等四项机制。强化协调联动,把城乡互帮互助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全面整合财政、科技、农业、民政等涉农单位的资源和力量,通过送信息、送资金、送项目、送服务等,引导城市党建资源向农村流动。
三、实施干部“强基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品牌化。一是实施干部“强基工程”,推动基层干部交流互动。积极选派机关优秀人员、后备干部、“退二线”干部到村任职,选拔优秀致富能人、企业骨干跨村任职,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推行村干部到镇(街道)机关挂职锻炼,促进城乡基层党员干部有序、梯次交流。目前,全区已选派10名机关干部到矛盾复杂村和经济薄弱村任书记,5名村书记实行跨村任职,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302名,选派70多名村干部到镇(街道)机关挂职锻炼。骆驼街道机关干部陆华芬于2008年被派到贫困村骆兴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坚持发展、党建两手抓,当年村集体可用收入增长52.1%,2010年达到200万元,比2007年翻了两番,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还被授予市级“五好”村党组织。二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基层干部服务能力。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一年一轮训”,并纳入区党员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建立区级村干部培训实践基地和现场教学点,由区级涉农部门20余名工作骨干组成讲师团,深入农村开展“菜单式”培训,2010年共轮训村干部560人次。三是实施“星级服务”创建,推动基层干部服务有形化。全面开展村民服务中心“星级服务”创建活动,将村干部服务内容细化成4大项26个指标进行考核评级,星级等次不搞“终身制”,根据群众满意率高低实行“一票否决”。老百姓都说,如今评判村级组织战斗力有了“标尺”、衡量基层干部实绩有了“秤杆”。2010年全区村干部为群众全程代理服务近6万件次,民情民意答复或办结率达100%,授予11个村党组织五星级服务等次,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组织和干部服务群众的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