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每日电讯》1月17日报道,“2011年春节将至,热烈欢迎你们偕配偶、乡亲挚友春节前后来公司就业!”1月中旬,广东佛山一家上市企业打出了“温情脉脉”的招聘广告,称要“大量招聘30—45岁(夫妻)生产工、单身农民工(女性为主)”。温情广告的背后,是企业招人的急切。近来,珠三角一些地方出现招工难现象,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效益下降等重重压力,不少中小企业在凛冽的冷风中经受着叠加的“寒潮”。
又到年关,又现招工难。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一些用人单位一方面通过媒体通报招工难,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帮助其解决;另一方面采取一些温情的手段,比如给返乡农民工买车票,全家招聘等,期盼通过“温情招人”吸引员工节后返厂。可以肯定的是,从员工的利益考虑并采取一定的温情手段,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效的。
分析用工荒现象的原因,除了劳动力流动整体趋势的变化之外,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一些用人单位在用工期间,缺乏对员工利益的关照,如拖欠工资、想方设法降低员工的福利、不给员工提供劳动安全保护条件、管理员工简单粗暴等。正是因为没有依法保护员工权利,才导致了一些员工“一去不复返”。如果说以前在用工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一些员工盲目流动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多于需求的现象,招工难尚不严重,一些劳动者为了工作可以忍受某些不公平待遇,一些用人单位可以不理睬员工的合理要求甚至恶意侵犯员工合法权益,那么,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劳动力大军,不仅文化程度高,权利意识强,而且对用人单位的归属感更为挑剔,在此背景下,一些用人单位仍然沿用过去的管理方式,出现招工荒是难免的现象。
出现用工荒后,一些用人单位习惯将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期待政府部门出面帮助舒缓。事实上,政府的责任主要是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发布供求信息,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争议。即使帮助招工也只能是救急,而不能治本。因为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否,本质上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问题。况且出现用工荒的企业中,还有一些不同程度地存在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本的解决办法仍然在用人单位通过实际行动,与员工建立利益共同体。温情招工的出现,说明一些用人单位已经认识到员工归属感的重要性,不管是出于短期行为还是真正关怀员工,温情招工毕竟是一种进步。
但要提醒的是,建立利益共同体,仅仅停留在温情招工层面还不够,还应该从保障权利方面着手,从根本上解决留人的问题。所谓保障权利,既要依法保障员工的经济权利,比如不拖欠员工工资,给予员工合理的休息权,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还要保障员工的文化权利,如员工的合理交际权等。如果说保障员工的经济权利是留人的基础,那么保障员工的文化权利则是建立归属感的前提。通过保障权利,在员工中确立归属意识和向心力,才能有效避免用工荒。
可以预测的是,在一些地方,招工难现象正在向年中各个时段蔓延。用人单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温情招工”开了一个好头,期待它能够延伸为保障权利的实际行动,从而为破解用工荒奠定坚实的基础。(工人日报评论员郭振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