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联以“三个结合”推进“妇女之家”建设
省妇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面推进“妇女之家”建设,努力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组织、凝聚、服务妇女的温暖“娘家”。截至去年底,全省11个市所有村和社区已全部挂牌建立“妇女之家”,实现了全省全覆盖的目标。
一是把“妇女之家”建设与加强组织建设相结合。各级妇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建设“妇女之家”作为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内容,推动纳入本地党组织建设考核范围,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通过召开党建带妇建会议、下发党建带妇建文件、建立党建带妇建联系点等方式,推动健全党建带妇建机制,依靠党建带妇建,大力推进“妇女之家”建设。
二是把“妇女之家”建设与加强队伍建设相结合。紧紧抓住全省村级党组织和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试点工作的契机,把推进女性进村“两委”、任正职,扩大妇女村民代表参选和提高村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比例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源头参与,及时下发了《关于在2011年全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进一步推进妇女进村“两委”工作的意见》,在全省村级组织换届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大女干部选拔力度,完善村民委员会妇女委员的专职专选,另行选举时继续实行专职专选,确保每村都有一名女干部”、“妇女村民代表应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亦可实行专职专选产生”。目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中,推进妇女进村“两委”班子开局良好。
三是把“妇女之家”建设与加强阵地建设相结合。在全省村、社区已建立的妇女维权站(点)、妇女学校、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活动阵地基础上,各级妇联因地制宜,通过“妇女之家”的建设将各类活动阵地优化整合,达到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开展工作的必要设备、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四有”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妇女之家”的长效运作机制,更好地服务广大妇女群众。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创先争优树旗帜 推动发展出成效
该公司党委紧紧围绕“融入生产促发展,服务职工保和谐,创先争优求实效,五年再造新中联”的活动主题,严格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形成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精心部署,让创先争优成为风尚。公司结合实际,确定创先争优活动主题为:“融入生产促发展,服务职工保和谐,创先争优求实效,五年再造新中联”;明确了先进党支部要做到“八好”、优秀共产党员要做到“八模范”的具体条件。通过“2板2报1刊”(2板即主题宣传展板、创先争优网站专版,2报即《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和公司报,1刊即《联合》杂志),多渠道、立体化对创先争优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形成争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是融入中心,让创先争优促进生产。公司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同布置、同落实,将活动融入到公司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半年为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红五月”劳动竞赛活动。各党支部结合所在部门实际,开展了“比学赶帮超”、项目设计方案争优、“重点项目突击队”、“党员亮身份”、“一个党员一面旗”等生产攻坚竞赛活动,顺利实现目标。截至去年底公司经营额已达到54.7亿元,完成去年全年的107%;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22.1亿,完成全年指标的102%;利润已达到8630万元,完成全年指标的115%,各项经营指标实现了良性较快的增长。
三是抢抓项目,让创先争优推动发展。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开拓经营和精心实施重点项目作为创先争优最重要、最现实的平台和载体,迸发出如火的热情和干劲,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各党支部号召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带头发扬“5+2、白加黑”的工作精神,通过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标准、亮行动、亮情怀”活动,党员争当先进,带头攻坚克难,在一批重点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部门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圆满完成。
四是树立典范,让创先争优缔造先锋。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引导和激励全体党员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营造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浓厚氛围。在先进组织和优秀个人评选过程中,加强领导,严格推荐程序,充分发扬民主,把推荐过程作为学习先进、弘扬正气、塑造党组织新形象、展示党员先进性的过程,1个支部和2名党员获得省直机关工委表彰,公司党委被国资委党委授予“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充分挖掘青年成长成才的典型,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在全公司青年中开展了一次“十佳青年”评选活动并予以表彰,以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勤奋学习、奋发成才。
五是突出特色,让创先争优夯实基础。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创先争优活动,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予以解决。下发活动创新调查问卷,全方位了解党员和员工对支部建设、党员作用发挥等意见和建议,查找党建薄弱环节,集思广益寻求解决办法。每位党员认真制订个人参加活动打算,支部严格把关,确保承诺务实、具体、紧密结合岗位要求,并以群发邮件、张贴公布等多种形式公开,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