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6日讯
凌晨时分,隋瑞福又带着他的夜巡队巡到了杭州闹市中河路平海路口。最近杭城又是下雪又是降温,老隋他们又多了一项任务:到流浪汉聚集过夜的地方看看,送点开水、方便面。
从湖滨派出所到上城巡特警大队,老隋从开始穿上警服,就和流浪汉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所里和大队里,有一个特殊的储蓄罐,民警和队员们会时不时丢进几个零钱,积攒多了,就成为救助流浪汉的救急款。
这是一个多年来不为人知的警察故事,却拥有一份平实而感人的坚持。
小流浪汉情急之下“认叔叔”
在湖滨派出所当夜巡民警时,老隋认识了当时才13岁的小流浪汉李金土。“我第一次遇到他是2007年冬天,看他可怜,就给了他车票钱,让他回老家。可没几天又在街上看到他。”老隋说,如此反复多次,每次自己都会资助李金土一点钱。
其实,李金土每次拿到那一点救急款之后,总是转身就进了网吧,根本没想回家。李金土的维生方式是到工地上偷点钢夹头什么的,然后当废铁卖掉。
某次行窃还没得手时,他被夜巡队员抓牢了。老隋决心要好好和这个孩子谈谈。
终于,李金土打破了沉默。他的老家在江西,父母离异后他跟了爸爸,后妈对他不好。爸爸把他送到寄宿学校,他就跑了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李金土一直在杭州湖滨一带混。到2008年秋天,老隋和队员们发现李金土不见了,以为这孩子回家了。
有一天,老隋突然接到宁波警方来电,说是李金土在宁波小偷小摸被抓了,孩子说“自己在杭州有个叔叔”。
他报的是老隋的电话。
老隋愣了一下,说:“是的,你们让他到杭州来吧。”
李金土只是情急之下对宁波警方耍起了赖皮。他没想到,老隋竟然就这么“认”了他。
这一次,李金土回来见到老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起“你上次说可以帮我找个工作”?
老隋把他介绍到了一家小饭店当了洗碗工。李金土一直干到现在,而“叔叔”老隋有时会到店里去吃碗面条,和他聊几句。
中秋节的那碗面条,让他记了一年多
老隋起初并没有想到过,帮助流浪汉还会对他们破案起到帮助。
2008年冬天,积善坊巷发生了一起撬卷闸门盗窃香烟的案子,侦破迟迟没有进展。
老隋和队员们很郁闷。正心急的时候,一个曾经的流浪汉突然找来,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案发时,我见过一个人,那个人我认识……老隋和队员们顺藤摸瓜,最终破案。
那个流浪汉之所以主动提供线索,他是这样说的:去年中秋节在中山路口,隋警官给了我一碗面条的钱。我记着他的好。
“我也没想到帮助流浪汉会有这样的效果,其实他们也是懂得感恩的。”老隋每每说起此事,就很欣慰。
游荡惯了的“飞机头”,合伙开起小超市
余健是湖滨派出所的夜巡队员,他认识“飞机头”最早在2007年。那是夏天的一个晚上,有人报警说“飞机头”抢了自己店里的东西。余健调查后得知,“飞机头”当时喝多了酒,路过时顺手拿了一支唇膏。
教育之后,民警放了“飞机头”。但也是从那时开始,“飞机头”便一直没有离开过湖滨派出所民警协警的视线。
当时还在湖滨所的老隋让余健他们对其进行跟踪。“每次天快亮时他就会往中河路方向走,但一到河边便找不到他了,几次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他住在中河边的桥洞下。”
余健发现,“飞机头”平日多在各医院做“黄牛”,排队贩号子。夜巡队员们苦口婆心找他谈,让他好好找一份工作,但“飞机头”总说自己没技术、而且那些工作也不自由。
改变“飞机头”是在2009年,那天晚上他又喝多了,一不小心摔断了腿。“当时是几个认识的流浪汉帮忙送到医院治疗,几天后又把他抬到滨江一间小出租房休养。”夜巡队员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打听到滨江的具体地址,过去看望他。
提着水果、营养品看望他十多次,余健他们每次都要劝他两句,人一定要好好工作,要有积蓄,不然生了病或者遇到意外那可怎么办。
大半年后,“飞机头”又能走路了。起初他还是替人排队赚钱。有了一点积蓄后,和老乡一起在嘉兴郊区开了个小超市。
“这种变化对正常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他们这些早就自暴自弃的人来说,实在太难得了。”说到这,老隋他们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