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过年的农民工陆续回杭了,等得心焦的杭州下城区“新市民”宣讲团副团长邵中国开出了春节后的第一课:《如何站稳脚跟,融入杭州》。“从外地来到杭州,克服自卑心理是第一关。要团结互助,讲文明……”曾在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安圩村当过11年村支书的他,语言朴实无华,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台下几十名农民工的距离。
邵中国,现在是江苏灌南县在杭流动党员党委书记,1998年来杭打工,当了一名普通的保洁员,从此,杭州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2000年,在下城区朝晖街道党工委和灌南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成立了在杭流动党员党支部,邵中国当选为书记。从那天起,他心里就一个念头:当好这个“家”,想方设法帮助乡亲们在杭州立足,早日融入大城市。
|
邵中国在“家”里做饭 |
帮万余乡亲找工作
孙小林(化名),人长得高高大大,但有轻度智障,来杭4趟都未找到工作。邵中国听说后,主动把这事揽来了。他帮助小孙联系环卫所的工作,找好落脚地方,又用自行车把小孙和他的行李从车站驮到住处,再带他去熟悉单位……几年过去,孙小林工作出色,还在杭州安了家。见到记者,孙小林像个孩子似的咧开大嘴,哭了:“俺去年都在老家盖起了3层楼房。邵书记家的新房还没影儿呢。”
邹向阳(化名),两次因偷自行车进了派出所,连家里人都嫌他丢脸不愿和他来往。邵中国找上门去:“你还想第三次进去?你看我扫地,靠劳动吃饭,不是很好吗?”看到小邹有心悔改,他又千方百计帮其找工作。现在,小邹已是一家安装公司水电班的班长,月收入3000多元。
10多年来,经邵中国等人介绍来杭务工的灌南县人,多达上万名。许多人说,他们从流动党员党支部找到了家的温暖。
不少人积极要求入党,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从起初的26名增加到眼下的132位。流动党员党支部也升格为党委,管理灌南县所有在杭党员。
邵中国的家没有门。杭州朝晖二区农贸市场的地下车库一角就是他的家。这里堆放着他一家5口的全部家当。掀起一道破旧的布帘,就是他和老伴的卧室,没有柜子,所有的衣裤都串根绳子在床上方挂着。
“邵书记,你还住在这样的地方?”记者流泪了。
他满足地笑了:“这地方不用钱。还比原来的大,老乡来投奔我,搭个铺也方便。”
老伴姚秀珍告诉记者,许多来杭州找工作的,找不到亲朋投靠就住家里,管吃管喝。最多的一次家里同时住了5个人。
帮农民工维权
邵中国身兼数职。作为朝晖街道灌南县驻杭外来务工人员法律培训基地常务副校长,他的家里、办公室都放着一本《劳动法》,有几页已经翻烂了。农民工有什么困惑,他帮助解答;有什么不平,他帮助讨还公道。
灌南县农民工周洁,下班途中被撞成重伤,昏迷入院。家里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邵中国闻讯赶到医院,拍拍默默流泪的周洁丈夫的肩膀:“你放心。我们一定管到底。”几经协调,周洁打工的单位从最初对邵置之不理,到最后支付了医疗费用。
杭州某清洁单位聘用了100多名灌南籍农民工,待遇不尽如人意,他们意见很大。邵中国决定由党组织出面与这家单位商谈。当邵中国等人坐在该单位负责人面前时,对方非常惊讶——从来没有一个党组织来谈工资待遇的。对方认识到了工作中的不足,承诺满足农民工们的要求。
2009年、2010年两年间,邵中国和同仁们通过法律程序为农民工维权,帮助他们追回拖欠工资及工伤补助等共计200多万元。
邵中国还曾和朝晖街道、灌南县政府联合策划过一次特殊的“亲情之旅”,把22个在老家的孩子接到在杭州务工的父母身边团聚。眼下,邵中国正在酝酿一个新的行动:鼓励老家的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的父母多通信,让农民工在杭安心打工。
带领新市民服务老市民
在邵中国的带领下,以灌南县农民工为主体的“新市民爱心服务队”,下设6个小组,为社区孤寡老人和困难人员免费维修电器、进行法律咨询和家政服务等。邵中国的儿子邵军,就是其中的骨干之一。
近10年来,灌南籍近2万名在杭创业农民工中没有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还有许多用人单位点名要“灌南县人”。10名灌南籍新市民被评选为“新市民之星”,受到下城区和朝晖街道的表彰;65名灌南籍新市民被评为所在单位的先进工作者。邵中国,则先后获得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等荣誉,当选下城区人大代表。去年,在灌南县在杭流动党员党组织基础上成立的“新市民宣讲团”,被中宣部授予“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