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8日讯 (记者 麻雪莲)春节刚过,浙江省委组织部干部走出机关,如“潜水艇”沉到基层,调研基层党建和组织工作情况。随着组工干部走进基层,一则则生动活泼的蹲点微博浮上来,成为这次下基层活动的一大亮点,在网络上引起众多网民的回应与共鸣。
140字的微博开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浙江组工干部集体在微博上发出了声音。有网民评说,“浙江组织系统进入了微博元年。”
部长带头进基层
有人把干部下基层比作“庄稼接地气”。浙江则提出,组织部门要将到基层群众中去的好传统发扬光大,组工干部要学“潜水艇”真正沉到基层一线,而不能像浮萍漂在上面。
本月初,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大会作了动员,要求组工干部带着课题下基层调研。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带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课题来到衢州。
2月16日傍晚,蔡奇一行夜访衢州七里乡农家乐,和农户拉起了家常,与村支书一起描绘黄土岭村的美好前景。经过三天走访、调研,蔡奇与100多名区乡村干部群众进行了交流,共话基层党建、共谋山村发展。
七里乡是典型的山区乡。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46元,不到全省人均的四分之一,到2010年已达5180元,比2005年翻了近两番。是什么原因让这里发生了大转变?
经过调研,蔡奇总结出,七里乡的变化源于一场环境革命,关键在找到了增收路子,最终得益于有一支过得硬的干部队伍。他同时还为七里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建设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注重培养后备干部;用好大学生村官;注重发展党员;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组织工作的根基在群众,力量来自基层。在为期2个月的组工干部下基层行动中,全省组织部长将带头深入乡镇(街道)、农村(社区)、企业调研。目前,全省各级组织部长已陆续走进基层。
带着课题下基层
上周,省委组织部调研室干主任一行到慈溪、象山等地调研基层,他的课题关注“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经过5天调查,他们深有感触感悟。
慈溪市本地人口104万,工商企业近10万家,吸纳了超过93万的外来人口就业创业,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也对党建提出了新要求。
“基层孕育创新的火花。”随着调研深入,干主任再次印证了他一贯的认识:把星火点亮,并使之燎原,是各级组织的职责所在。基层丰富生动的实践就是各级领导决策最直接、最感性、最真实的依据。慈溪推出了“政策百事通”,全天候为群众服务,受到广泛欢迎;象山农村推行“村民说事”,给了村民更多话语权,融洽了干群关系……
和记者说起慈溪周巷镇“党员老娘舅”,干主任颇有感触。作为当地企业管理者,18名党员自愿当起了“老娘舅”,义务为大家调解纠纷。在他们带动下,全镇已有520余名党员加入了“老娘舅”队伍。
其中还有这样一位老党员,三江口村老支书阮小成,76岁,五年前得了肝癌,仍热心村里工作。去年成功协助调解12起纠纷,为解决其中一起矛盾纠纷,他先后上门40余次。
“加强社会管理,需要各方参与,社会组织也不可或缺。”干主任如是说,党组织要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发展,鼓励它们依法开展活动,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应该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话家常写微博
基层从不缺乏感动,缺少的是发掘。干部一处赵处长将下基层活动比作“找矿”,要沉下身心、执着寻找。
上周,干部一处到我省第七地质大队丽水基地,他们从基层中挖到了不少“宝”。“下基层深刻地感受到地矿人的可爱和淳朴,听到不少感人故事。”赵处长说。怎样听民声,怎样解民意?浙江提倡组工干部带着诚意下基层,虚心听取意见建议。赵处长刚走进地质基地会议室,首先提出将“会议式”的座位围成一圈,以便营造谈话氛围。
开场还有些冷清,地矿人一说起“找矿”,就打开话匣子越谈越放松。其中一位女地质工作者半开玩笑地说了一番话,这话深深刻入赵处长脑中。当天,他发布了一条以“来自基层女地质工作者的心声”开头的微博。
“当我们还是姑娘的时候,我们很单纯;当人家穿上花衣服的时候,我们是穿着工作服;当我们有好衣服的时候,我们已不再年轻;当我们醒悟的时候,我们还是心甘情愿找矿。”这条微博很快被粉丝点评和转发。
除了沉到基层调查,这次集中行动还提倡组工干部写鲜活的调研手记——“蹲点微博”。
从没写过微博的赵处长在浙江在线一滴水织起了“围脖”。他的微博白描式地展现了地矿人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不绕盘山路,不到基层,就不能了解地矿人。”浙江提倡组工干部开微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建设“阳光组工”又一举措。近期组工干部下基层,逐渐织起一条条以“蹲点”为关键词的“围脖”。一条柯城区七里乡的大学生村官转型当老板的微博,不仅引起了网民关注,而且引起了省外媒体的关注。
“微博能及时记录调研的零碎想法、见闻,和网民分享基层的经验和做法。”干主任认为,原来以听为主的调研方式,如今增加了更多思考、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