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董宝贝的藏友最害怕的是买到赝品。海宁市的两位藏友孙某、姚某为了能将4件赝品出手,竟然伪造鉴定部门证书,企图以假乱真。近日,孙某、姚某两人因涉嫌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被海宁市检察院提起公诉。
孙某、姚某均是海宁人,两人4年前开始一起捣腾古玩收藏,从江西、浙江、江苏等地的地摊上收集了不少玉器、陶瓷、黄铜器。
2009年2月,孙某、姚某向某博物馆提供10多件收藏品进行展览出售,据两人称这些收藏品价值达20万元,其中4件为南宋官窑瓷器。展览期间有专家提出质疑,认为这4件“南宋官窑”是赝品。博物馆于是将其中1件拿到上海某研究所进行成分鉴定,结论为:元素成分和南宋官窑的成分不相符。接到消息的两人开始慌了,“急中生智”的他们找到海宁的一家打印店,花了10元钱扫描报告,用套打的方式在鉴定结论后面加上了“该器物胎、釉成分与元早期相符”这样一句话,以期蒙混过关。但是,这份鉴定报告并未获得博物馆的认可。
为了消除各方质疑声,孙某、姚某向博物馆提出再将两件“南宋官窑”送鉴,但其实他们心里也没底。当两人在海宁街头转悠的时候,街上张贴的1张办证小广告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两人花了六七十元,刻制了1枚上海某研究所公章,再到原先的打印店做了两份假的鉴定报告,盖上伪造的公章,企图以假乱真。
让两人没想到的是,两份鉴定报告没换来南宋官窑的出手,却引起了公安机关的关注。根据《刑法》规定,孙某、姚某的行为已涉嫌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等待两人的将是法律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