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眼下,创富致富是百姓最迫切的愿望,帮农民致富增收,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农村的文明和谐才有坚实基础,干部说话才有分量。
——宁海县委书记王剑侯
宁海桥头胡街道双林村的村民记得真切,县委书记王剑侯每年要来他们村里调研好几次,今年春节前后就来了两次,为的是调研村里的旅游经济。
当农家旅馆为客源发愁时,有关部门和村干部把双林村56家农户的116个床位,统一打包卖给上海旅游网,每个双人房每年可获得1万元保底收入,超出部分由网站和农户二八分成。这个做法让农民开心,为让外出打工的农民安心在外挣钱,由村干部牵头,统一管理经营空闲农舍。
“如果我们都能像双林村的村干部那样,一心惦记着帮村民致富,何愁做不好群众工作?”王剑侯时常告诫各级干部,时刻不能忘记宁海县情:18个乡镇(街道)中还有2个片区属于欠发达地区;2010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虽然比全省高出1441元,但比宁波的平均水平低了1517元,“农民增收还是当务之急”。
统计数据显示,在宁海的农民收入中,来自二产、三产的比例已超过81%。把发展农村工业、开发农村旅游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最近几年,全县建立起260多个缝纫、文具装配等农村加工点,让5000多农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宁海温泉很有名,可是如何做足做深做透生态文章,让宁海温泉等旅游资源惠及更多百姓?
一个全县范围的“大森林大景区建设”构想呼之欲出:山区也要发展第三产业和特色经济,要借助生态的魅力,通过国家森林健身登山步道等设施建设,把宁海山区打造成适合休闲居住、闲暇漫步的大景区,不但让百姓从三产中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且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一产。
“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光会说大道理,在农村没有市场。许多致富金点子都是深入基层才能得来的,可很多机关干部无法直接深入到群众,做工作常常停留在村干部这个层面。”王剑侯坦言,宁海正在利用一系列引导机制,鼓励干部把工作做到群众家里。
“周二下村”是宁海干部转变作风的一项机制。每周二包括晚上,乡镇(街道)除了值班干部,都要下村入户走访,及时了解农民的新诉求。去年9月推行的农村金融指导员制度,就是根据富裕起来的农民当家理财、扩大再生产的迫切要求,做出的新尝试。
30多名来自宁海农行和信用社的中层干部,走村入户为农民开展金融服务,泡在村里普及理财知识,扶持农民发展新项目。很快,5000余万贷款到了农民手中。